拥抱数据业务
“不要让一方受损,否则玩不下去。”在谈及与OTT合作时一位运营商的此番表示,代表了三家运营商的心声。众所周知,OTT业务占用大量的信令和带宽资源,令运营商的网络不堪重负。而用户在OTT出现问题时,习惯性地将原因归咎到运营商,也令其承受了压力。
对此问题,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宋杰认为,虽然OTT占用了大量的运营商网络资源,但是毕竟给运营商带来了流量和收入,因此对于哑管道和低值化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运营商可以通过精细化测算确保盈利水平,不至于做亏本买卖。在此方面,运营商已经拥有一定经验,目前运营商推出的各种话费套餐,都是基于用户分布和消费情况而具体设计的,做到了成本收入的平衡。
对于OTT占用信令资源的情况,分析人士认为,OTT公司需要与运营商达成负载协商,降低心跳频率和占用,否则合作就不可能长久存在。所幸的是,目前OTT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研究降低信令资源占用的措施。例如,微信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并将查看用户是否在线的时间延长。而随着未来4G部署带来网络能力的提升,OTT占用资源问题突出的状况也有望得到缓解。
在张本厚看来,即使合作时代到来,运营商仍旧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因为OTT业务平台和网络资源由运营商提供,OTT公司无论大小都依赖运营商的资源生存,有了这一地位,运营商就可以坚持自己的底线,对OTT公司可以依据情况采取合作或者限制的措施。这和目前淘宝的做法类似——如果影响到天猫官方商城,淘宝就会对店家进行限制。
当然,流量经营和限制OTT只是一个方面,长久来看,运营商还需要进行业务转型。例如,OTT现在侵蚀语音和短信等运营商的传统业务,换来一定程度的数据业务的增长,那么未来运营商可以转型,将业务中心转移至数据业务,以避免不利趋势。“既然趋势无法逆转,那么不如积极拥抱新的方向。”张本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