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将为我们留下许多重要的回忆,包括伦敦奥运,它不仅展现人类最好的成就与全球化合作,同时也突显现今世界对科技的依赖。事实上,今年全球有超过48亿人观看伦敦奥运,并且第一次出现数字观众人数超过传统电视观众的情形。
这场赛事如同现代社会的缩影,凸显了大众对于网络科技的依赖。2012年对于广播业者、企业和消费者而言代表重大突破的一年,那么2013年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前景呢?
Brocade (Nasdaq: BRCD) 香港、台湾和澳门区总经理施龙馨,提出我们应该关切的2013年五大技术趋势:
1.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开始部署
奥运证明消费者对于信息存取能力的需求丝毫不见趋缓。然而,当服务供货商尝试满足此一需求的同时,还必须设法降低投资与营运成本,以及加快服务速度等的复杂度,并维持事业利润。服务供货商积极寻求技术方案,希望精简服务的开发,以及促进应用与服务创新。软件定义网络(SDN)为此提供一种解决方法。SDN链接网络与应用,能够直接透过程序针对用户的应用需求控制网络和整合协调层(Orchestration Layers),而不是像现在采用以网络为中心的设计,并且IDC公司预测市场到2016年将从现在的每年1.68亿美元增加到20亿美元价值。面对SDN架构承诺大幅降低整体拥有成本(TCO)、以及厂商创新/支持需求的持续攀升,我预测我们将看到全球出现许多实际的SDN服务布局,特别是在美国和日本。2013年将开始看到这项技术的重大贡献。
2. “交易型”用户时代结束
现在不论商务人士或是消费者都相当依赖他们的手机或连网装置:事实上,2012年第三季全球出货超过4.4亿支手机,其中超过25%属于智能电话,这也显示出用户对于行动上网的需求。然而,随着4G和LTE等较高效能网络以及具备无间隙联机功能的装置问市,预期2013年将看到”交易型”用户的衰退以及「全时上网型」使用者的兴起;所谓”交易型”用户是指他们上网购物或浏览影片等串流内容之后随即注销,前提是使用者对于带宽消耗存有自制心,而不会在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仰赖网络。网络运营商将藉由提供具吸引力的定价模式以争取消费者忠诚度,促进24/7全时上网的趋势。这个现象将刺激企业利用社交媒体和社群以提供客户经验和支持程序。这将改变客户的互动模式,而成功的运营商和企业将需确保他们的后端网络能够符合用户期待,只要出现一次服务中断就可能造成致命损害。
3. 放大检视云端
去年,Brocade预测非IT企业将朝云端服务配置转移,以开发新的方式优化云端与服务供货商网络并创造营收机会。我预期这个趋势在未来一年将持续发酵,并进入新的阶段。首先,企业将比以往更加挑剔云端所带来的冲击、效益、使用和投资报酬。云端部署是否带来所预期的灵活度和成本节省?使用者是否受惠?然而,既然资产并不属于企业所有,那么又该如何评量投资报酬?因此,我第二个预测就是IT企业将尝试拿回他们自有资产与预算的控制权,而下半年的私有云端架构部署将加速成长。IT企业也将藉由提供竞争的主机代管服务,挑战新类型的服务供货商,这将有助于他们掌握这个预期到2015年将价值730亿美元的市场营收机会。这对于用户而言是好消息,但企业将需要配合一个完整的评估策略,以确保效能、耐障碍性(resilience)与成本模型都能符合预期。
4. 厂商限制遭客户反弹
身为客户,我们不喜欢被厂商限制,而降低产品的封闭性已逐渐成为市场趋势,不论是移动电话app的个人化,或是购买汽车时的各式配备,最重要的就是拥有选择权。在网络空间,这样的选择甚至更加重要。随着策略联盟的潮起潮落,以及整合方案持续迈向主流,开放架构与多重厂商方案的重要性在2013年将更加普及。当构筑一个网络以支持任务关键应用时,信任是必要的条件,而企业将寻找可信任的厂商以部署弹性且可扩展的方案。因此,无法在多重厂商环境共存的厂商,将在严苛且竞争的态势下挣扎。只有灵活与协同合作才能促进业务,而我预期明年至少有一家主要厂商将成为牺牲者。
5. 科技将开始克服使用者的缺失
当桌面图示(desktop icons)还未出现时,使用者必须以打字的方式输入指令以存取应用程序。这不但耗时、容易出错和让人感到挫折,而桌面图示为用户经验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这类型的创新克服人们的缺失并简化使用者经验,而我预期未来12个月将出现更多这样的创新。试想语音操控装置,还有在一个小型装置内提供通讯、内容递送和运算服务的现代智能电话,使用者将不会出现这类的多任务能力,但是科技已进化到即使是最平凡的使用者都能自然而然地使用这些功能。我预期未来一年将出现更多突破性的发展,确切为何,没人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