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1日,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联通)与上海医联中心、泰福联合签署了《智慧医疗云服务协议》。
“智慧医疗云服务”是根据上海市政府智慧城市总体建设纲要要求,实现全市医疗信息资源、医疗服务资源与云计算及通信资源深度融合,为上海市民提供的医疗健康服务。而上海,也将成为第一个实现医疗信息服务与云计算充分结合,满足市民日常医疗健康需求的城市。初期,将对广大市民实现健康医疗档案查询、健康医疗信息服务、就医服务、远程诊疗、健康资讯服务。
在这次通信与医疗的跨界合作中,上海联通承担了智慧医疗云服务建设主要信息化工作,这是上海联通推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又一实际行动。
2012年,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智慧城市”。
在这一年中,从网络建设到新业务开发再到新服务能力创造,上海联通按照《上海联通对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白皮书》的承诺,从实处着手,频频提速“智慧上海”建设,众多惠民利民的应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将智慧城市落到实处
11月26日推出的“联通招行手机钱包”是国内第一个以SWP-USIM卡为载体,依托联通成熟的WCDMA3G网络及独有的3G JAVA卡多应用管理与下载平台,通过NFC智能手机和掌上生活手机客户端对银行账户进行管理的解决方案。这也代表着中国“近场支付”业务发展的方向。
除了在近场支付领域,上海联通还在水、电、煤气、信用卡账单、通信费等与市民息息相关的生活领域,为市民想之所想,在原来“慧付卡”业务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推出了“通付宝”业务。昔日广大百姓缴费时苦于奔波,今日轻动拇指,缴费难、缴费烦的困扰就一扫而光,他们把联通的“通付宝”业务形象比喻为“把银行柜台装进了口袋”。
便捷的手机支付只是上海联通众多智慧应用中的冰山一角。目前,上海联通已经逐步开发出涵盖民生各领域的“智慧应用”。
比如在教育领域,今年4月,上海联通携手中欧商学院推出基于iPad平台开发的iCourse课件系统。iPad电子课件系统将传统的纸质教材转换成电子教材,依托联通的3G网络,学生在iPad上通过专有客户端软件进行“云端”电子课件的阅读,还可进行标注,课堂笔记等操作,开创了国内商学院电子化教学的先河。目前,该课件系统已得到哈佛大学案例中心以及世界几大案例中心的认可。今年9月,上海联通又为北京邮电大学开发了iPad课件系统,帮助学生畅游经典商业案例的海洋。
在这之前,上海联通依托3G网络优势,已经在多个“智慧教育”行业应用上进行了有效探索。比如“平安校园”,上海联通以视频、定位、射频识别技术为核心,提供实时视频监控、平安短信、学生定位三大主要功能,提升了学校安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成为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打击校园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效手段。其中植入通信模块和GPS定位模块的手表为低龄学生定位提供了多样的更合适的终端形式,同时也可延伸应用到老年人等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群中去。
在城市交通领域,上海联通已经与包括上海大众在内的十多家汽车企业以及部分公共汽车公司在智能交通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上海联通与宝马公司推出了“互联驾驶”全新的智能驾驶模式,让中国消费者拥有更便捷更高端的驾驶体验。上海联通的“智能公交”应用还将车辆指挥调度、实时视频监控、公交信息发布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了公交车辆动态管理、科学调度。在车流量不断增大的今天,该项业务将更为精准地将公交资源调度到各个区域,通过对现有资源的科学利用,实现改善城市拥堵情况。目前,这一应用已经在巴士公司进行部署。
在公共事业方面,上海联通的“智能抄表”应用目前部署近15万终端,通过对数字电表植入SIM卡,实现电能数据实时采集、终端远程维护等功能,满足电力企业数据采集实时、准确的需求。这项业务的推广,将为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而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抄表”应用将迅速深入到水、电、气等一系列公共事业领域中,同时还能面向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站、石油钻井等各类具有远程数据传输需求的领域推广。
42M无线宽带将覆盖全上海
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联通在沪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服务智慧城市、打造创新应用高地开展广泛深入的战略合作。
未来两年,中国联通计划投资80亿元,助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一是实现300万户家庭光纤宽带接入能力覆盖,对存量小区实行规模化光纤到户改造,家庭宽带用户平均互联网接入带宽将从2011年的10M免费提高到30M,同时保持家庭和企业宽带资费明显下降。二是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新建WLAN覆盖场点7000个,累计达9000个场点,完成对所有移动基站的HSPA+技术升级,将联通无线宽带接入能力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联通将上海列为首批4G商用城市之一,推进并展开LTE FDD试验网的建设。三是增强上海国际、国内网络通信能力,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和城域网出口带宽将分别提高到500G与900G。四是支持上海“云海计划”发展,在上海启动中国联通最大规模的云计算基地建设,服务于离岸数据运营和应用业务。
截至目前,上海联通已建成3G基站9000多个,室内覆盖分布系统6000余套,全网无线接入能力达到14.4M。为提升网络速率,上海联通今年以来大力推动HSPA+网络升级。目前已经完成了近2000个基站的HSPA+升级,最高数据传输速率跃升至21.6Mbps,并推出与之配套的“沃3G·21M无线上网卡”。目前上海联通的HSPA+网络信号已覆盖中环以内区域以及中环以外的部分重要区域,下行最高速率达到21Mbps。
上海联通还将在2013年实现对所有移动基站的HSPA+升级全覆盖,同时对HSPA+进行DC(双小区)技术改造,为上海用户普遍提供42 Mbps的接入能力。同时中国联通将在上海继续推进LTE试验网的建设以及大规模商用的准备工作。将来在商用上,上海联通会首先在上海的中心城区以及一些热点区域,提供LTE的服务,实现百兆接入。
上海联通还大力推进3G与WiFi的互补与深度融合。目前,上海联通的WiFi已覆盖本市主要商业中心、公共区域,WiFi热点楼宇近3000个。为让用户真正体验“网络无处不在,切换随心所欲”的上网冲浪乐趣,上海联通已建设完成WLAN+WCDMA网络的统一认证、统一计费、统一业务切换系统,实现手机、笔记本等终端在两个网络之间业务的无缝切换。
在固定网络方面,上海联通大力推进城市光网全面升级。上海联通基础光网已覆盖小区家庭用户140万户,占全市家庭用户的1/4。已全面向家庭用户提供“沃家庭”10M-30M宽带产品,该产品还与上海广电合作向用户提供高清电视服务。上海联通已完成2200余栋商务楼宇和大部分工业园区千兆光纤带宽的上联改造,95%以上的企业客户具备了千兆到楼,百兆到户的网络接入能力。
上海联通现有的2G、3G、光纤、WLAN的网络除了质量领先外,还真正实现了技术互补、深度融合。上海联通已建设完成WLAN+WCDMA网络的统一认证、统一计费、统一业务切换系统,实现手机、笔记本终端在两个网络之间的无缝连续业务。
2013年云存储容量将达500T。在上海,“云海计划”正在全面实施中,上海联通正持续参与到上海“云海计划”中,成为上海地区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上海联通的“云计划”内容包括:积极构建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助推国家云计算技术与服务提供中心在上海的成形。上海联通已经完成了一期云平台建设。到2013年,云平台将进一步扩充至10000台虚拟机以上的能力,云存储容量达到500T。
基于云计算平台,上海联通将积极开展云桌面、Webhosting云主机、云存储等各类应用,助力全面提升政务管理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面向政务管理,可提供如市区两级政府创新电子政务云中心、实有人口数据采集、移动执法、并联审批系统升级和移动政务等服务;面向企业,可提供如基础物理设施云、桌面云和计算云;面向医疗,可提供数字健康电子档案云存储服务;面向教育,可提供数字教育远程电子课件系统。
今年2月,上海联通向中山医院提供了统一通信云计算平台,包括语音固定及移动办公解决方案,集成电话、视频会议、即时通讯、多媒体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这一平台还包含一个能支撑20-100个座席的呼叫中心。
同时,该平台还把多种通信手段与中山医院内部的应用管理系统融合,使医院的工作流、信息流可以通过多种通信手段在各个系统间连接,最终,云平台的核心系统与中山医院内部的业务终端构成一个闭环式的完整通信办公环境。中山医院负责人表示,采用统一通信云平台优化院内信息网络系统之后,将为医院在医疗信息化方面带来更简化的运营、更灵活的扩展和应用移植,同时医院则更专注于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专业化服务和最佳医护体验。
上海联通企业本身也是云应用的有力实践者。目前上海联通内部使用的云计算“瘦终端”已经达到近千台。上海联通在全市所有80多家营业厅的200多台主机,依托于云计算平台,已经全部更换为“瘦终端”,此举可节电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