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文摘 > 网络实时通信:实时通信增强网络能力

网络实时通信:实时通信增强网络能力

2013-06-26 09:00:26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浏览器和标准化

  目前有四种Web浏览器引擎能够运行高级Web应用。其中两种为开放源,分别是Firefox使用的Mozilla Gecko引擎和苹果Safari、谷歌Chrome使用的WebKit。另外两种引擎是Opera的Presto和微软的Trident(已在Internet Explorer上使用),它们都是封闭源。Web标准化目前正与浏览器引擎技术齐头并进,同步发展。

  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新功能,但只有那些能够实施特定功能,并展现出具有在更大环境中工作所需技能和知识的开发人员才有直接优势决定哪些新功能会被接受并最终在主浏览器实施。

  具体来讲,在大多数情况下,开放源项目和Web标准化的实施工作采用精英管理,与设计团队相比,更注重个人成绩。万维网联盟在Web标准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但是,规范受到各浏览器厂商商业决策的影响- 在现实中,Web浏览器厂商决定着采用哪些功能。

  WHATWG常被视为Web浏览器厂商联盟,但它实际上是由代表主流浏览器厂商从事相关行业的个人组成的松散联合体(微软例外)。

  走向Web实时通信

  2006年,首个便于Web应用点对点连接的API 被增加到WHATWG网络应用1.0。该API是专门为发送数据而开发的。2009年晚些时候,WHATWG规范中增添了设备元素和MediaStream API。这一新元素实现授权用户能访问某些隐私和安全敏感的设备(如网络摄像头和耳机),而且增加这一API是为了处理来自这些设备的媒体流。该API将来自媒体采集设备的内容本地存储,并将它们录入二进制大数据格式供以后上传。

  2010年上半年,点对点通信API初步方案加入WHATWG规范。这些方案采用了ICE建立连接和RTP over UDP协议,将本地媒体流传送到远端对等方进行实时呈现。除了API外,方案包括了点对点数据通信和文件传送的方式。2010年晚些时候,谷歌举办了一场研讨会,邀请了包括爱立信在内的Web和电信行业多家知名企业参加。

  研讨会期间,各企业一致同意继续在相关标准化论坛上公开合作,而不是专门为此形成一个联盟。

  2011年3月,WHATWG方案经过全面修订。设备元素被丢弃,转而采用纯JavaScript API。这一版本的API内容详细全面,达到了实施水平。信令经过更新到与SDP offer/answer兼容,包括点对点之间实际SDPs的带外传输,由应用开发人员决定如何通过服务器将信令消息传输给远端对等方。如何传输与媒体平面无直接关系的所有高层信号也完全由应用开发人员决定。

  2011年8月,万维网联盟工作小组决定对WHATWG规范进行深入调查,之后在Web实时通信(WebRTC)工作小组的现有工作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了一系列修订,但原始规范的基本结构和原则保持不变。

  API有两个基本概念:MediaStream和PeerConnection。MediaStream是实际媒体流的抽象表现。它是管理流内容展示、录音或发送给远端对等方等媒体流行为的抓手。LocalMediaStream代表来自本地摄像机、耳机或其他媒体采集设备的媒体流。为获取本地流,Web应用必须要求用户访问(通过“getUserMedia”功能)。该应用确定它要求访问的媒体类型:音频或是视频。浏览器接口的设备选择器作为同意或拒绝访问的机制。PeerConnection代表与远端对等方的联系,通常是指另一个在远端运行相同Web应用的实例。一旦对等连接建立后,MediaStream对象可以发送给远端对等方。对等连接机制使用ICE穿越NAT和防火墙。使用ICE提供安全手段,它可以防止非信任的网页和应用向主机随意发送数据。媒体平面的信令在点对点之间带外发送。API将发送将被大多数应用视为不透明二进制对象的信令消息,但它们必须由Web应用安全有效地传输到其他对等方。每个信令消息到达后将立即被输入到负责接收的对等连接,同时RTP携带着媒体数据。对等连接概念包含一个功能,即Web应用可以向远端对等方发送通用数据。

  只开发媒体控制平面API的主要动机是许多可能受益于这一技术的现有服务已经有了用户相互寻找的成熟管理机制。在一些情况下,双向、低延时通道可用于在端点之间传送信令消息。以社交网络服务为例,用户是服务的基本组成部分。用户相互寻找途径和互动交流是主要服务。根据人们对朋友、同事和校友的分类,自然地形成不同的用户群。视频聊天等服务是服务的延伸。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找到妥善向现有平台增添更多服务的解决方案。该API就是这样一种解决方案,它仅负责在端点之间建立起媒体流,而不关心这些端点如何、何时和为什么决定进行通信。

  社交平台上当用户群在轻松会议环境中进行通信时,点对点模式可能需要补充网络基础设施才能连接多于2个或3个以上的参与者。一般用户可用的上行带宽可能不足以与多人同时并行通信,但是这一模式可以得到演进,以便使端点成为会议混音器。

  应用开发人员和Web服务提供商决定如何发现和连接Web应用的对等实例(Peer)。API要求浏览器内核具有建立所需音频和视频通道的功能。正在进行的标准化工作尚未就那些编码(Codec)做出定论。目前假定所有媒体和数据流始终是加密。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