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移动宣布,2012年期间为客户提供的WLAN优惠已于2012年12月31日到期,2013年不再继续开展。此举被解读为,这场始于2010年的运营商免费WiFi大战或将终结,逐步走向收费。
广东移动调整WiFi优惠
2010年,借广州亚运会的契机,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广东WiFi市场小试牛刀,以免费拉拢用户,均取得不俗成绩。如2010年亚运期间,广东电信免费开放广州全城的WiFi网络,当时电信的活跃WiFi用户(每月使用1次以上)从2万多户快速增长到15万户。
2011年,广东电信再次宣布从2011年5月1日到9月30日的深圳大运会期间,广东电信天翼手机和宽带用户使用WiFi免费,而其固话、小灵通、非广东的天翼用户,以及其他运营商手机用户也可每月使用10小时的免费WiFi。在此之前,广东移动和广东联通也分别推出了免费WiFi上网服务,其中广东联通将年初开始的WiFi友好体验活动从3月31日延长至8月31日;广东移动也宣布对其全球通八大套餐客户实行全年WiFi免费政策。
2012年,广东移动再次加码,将免费WiFi对象从全球通套餐用户扩展到动感地带网聊卡用户、EasyWLAN 客户端用户和EasyWLAN手机用户。
到了今年,这顿免费的WiFi大餐却不再免费了。从今年1月1日开始,广东移动调整了其WLAN优惠业务——从过去的“全球通用户免费”改为“全品牌开通WLAN的客户每月获赠省内1小时WLAN免费时长”,另外省内标准资费从0.05元/分钟下调为0.01元/分钟,相当于“1元100分钟”,省外则保持0.05元/分钟。而目前广东电信的天翼套餐里则依然包含一定时长的免费WiFi。免费大餐吃不长久?
这场惠民的WiFi免费大餐味道如何?市民朱小姐是免费WiFi的忠实拥趸,不管去到哪里,她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搜索免费WiFi,对于运营商免费WiFi的体验,朱小姐表示:“大部分时间很不稳定,而且信号很弱,随时会掉线,但既然是免费的,我也不会要求太多,有得用就很好了。”
“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信号差,说到底还是投入不够。”飞象网CEO项立刚表示。据悉,目前,除了完全自建的模式外,运营商也在探索WiFi社会化共享共建,一方面借助各地市政府提出的无线城市计划,利用政府资源来减少自身投资的压力;另一方面探讨与一些商业地产的开发商、业主合作合资的方式来建设WiFi热点。
项立刚认为,目前我国城市采用最多的是政府与运营商合作模式:运营商承担大部分建设费用,政府按一定标准向运营商购买服务,用户免费使用。而这一模式要长远发展,政府以什么资费标准购买,企业通过什么盈利渠道收回投资成本,是比较关键的问题。
来自WiFi联盟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WiFi需求量最大的市场。WiFi在中国的渗透率达到21.8%。到2016年,预计中国将新增1.1亿个WiFi家庭,占全球WiFi家庭总量的31%。一方面是猛增的WiFi用户需求,一方面是不断提升的成本,如何在用户需求与建设维护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目前摆在运营商面前的实际问题。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一项免费的服务不可能长久。所以接下来会有更多的运营商宣布WLAN业务收费。
终将走向收费
初期,为了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运营商采用免费的方式。但时间一长,运营商感受到成本压力,特别是在如今利润空间日益缩水的挑战下,运营商扛不住了。如广东移动就迈出了收费的第一步。
但有多少用户愿意为收费WiFi埋单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在家我有宽带,装个无线路由就OK;在路上我可以用3G网络。觉得WiFi没啥用,不会为了它付费。”白领徐先生表示。而上文提到的朱小姐则认为:“收费可以,但收了费之后,覆盖广不广、质量如何、网络是否稳定,这些就是我考虑是否付费的关键了。”毫无疑问,一旦走向收费,用户的要求将更“苛刻”,毕竟用户必须掏出真金白银。
来自市场研究机构Analysys Mason的统计报告表明,为了分流无线流量并拓展服务范围,目前全球已经有89%的宽带服务运营商部署了WiFi网络。Analysys - Mason 还指出,40%的运营商表示,WiFi不应当只是分流和疏通拥挤网络的手段,而是成为一种能够向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
从目前运营商的收费方式来看,广东移动每月赠送用户1小时免费WiFi时长,超出部分则进行收费。既然走向收费是必经之路,那么这条路该怎么走?付亮建议,运营商可采用后向收费模式。他指出,运营商可以和企业用户合作,企业客户将广告信息推动给用户,并向用户提供免费的WLAN服务。
境外地区案例
美国旧金山市采用的是典型的广告模式。2005年,该市宣布要提供完全免费的无线网络服务,并选定EarthLink 与谷歌公司合作,两家公司承担建设费用,通过精准广告投放获取收益。但网络初步建成后,由于联机速率低、市民难以接受广告模式等原因,最终宣告失败。
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采用的则是政府埋单模式。网络建成后,由于基础设施投入和维护费用远远高于预算,政府很快就不堪重负,宣布取消。
香港实行“官商合作”的发展战略,WiFi网络先期建设由运营商投资,然后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购买的免费服务涵盖了如公共图书馆、公园等公共场所;至于非公众场所如商场、酒店、餐厅等,则由运营商进行盈利运作,成本则由商场等自行消化。由于香港商业发达,竞争激烈,大多数商场很愿意承担这笔费用。
三大运营商WiFi现状
中国移动: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移动WLAN热点数达到378万个。按照中国移动的计划,截至2015年底,部署超过600万个热点。
中国电信:2010年,中国电信的WLAN热点超过中国移动。但之后,中国电信的步伐慢下来。截至2012年底,中国电信拥有90余万个AP热点。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是三大运营商中步伐最慢的,2010年中国联通一次性采购7万个WLAN设备。2012年中国联通完成建设30万个AP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