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文摘 > 雷军:如果小米失败 死都不会承认是我办的!

雷军:如果小米失败 死都不会承认是我办的!

2013-05-24 10:21:11   作者:王辰越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评论:0  点击:



  小店追求燎原之势

  创办小米的初衷,源自一段雷军给无数人讲过的往事:“大学时候特别爱看书,有一回我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书名叫《硅谷之火》。书中乔布斯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我当时就励志,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要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台电脑上,不然就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

  如此看来,雷军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自己的事业往小处做。

  小米的联合创始人一开始就达到七个,而且每个都不简单。

  前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长于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前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长于软件工程;前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长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研发和产品设计;前摩托罗拉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广平,长于硬件设计;前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长于工业设计;前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和雷军则构成了小米公司管理运营的双核心。

  除了这个豪华的团队,雷军手里还握着更牛的资源库。

  在雷军做天使投资人的几年时间里,那些曾经受惠于雷军的IT精英,如今都成了雷军的好兄弟。在这些人眼中,雷军是个很靠谱很讲义气的人。

  这一次,雷军做手机,兄弟们纷纷向雷军伸出援手。多看科技的CEO王川(小米盒子的开发者)为雷军分担了金山的压力,凡客诚品的陈年替小米做了仓储物流。“这批兄弟在小米后来发展起来之后也帮了我不少忙。”

  与全球同类型公司比起来,小米的确只能算是一家小店。但这家小店的后厨和外围,正在不断地填充进来中国当前最优秀的科技界、商界的顶尖人才。

  再加上这支平均年龄超过30岁的“中老年团队”还“拼上了老命”,最初的时期里,他们没睡过一个整觉,黎万强甚至创下了连续43小时不睡觉的“纪录”。

  如今,随着小米一天天做大,已经很难说雷军还愿意做“小”了。正如他在2013年创业者大会上透露出的小米的野心:小米要成为电信营业厅里面第五台常驻手机;三年前在世界各地已经点燃了火种,我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小米要学海底捞

  前有三星、苹果、摩托罗拉等海外强敌,后有阿里、百度等国内互联网劲旅,手机产业似乎已经繁荣到变态了,在这个时候进入市场的小米,如何立足?

  从找设计师、硬件工程师、供应商、生产商,到手机的主板、CPU、屏幕、通信模块等等环节,雷军不是没想过这条做手机的传统老路,但是这些对于雷军这个初涉手机制造的新人来说,是一条想都不要想的死路。“小米如果直接做手机,如何和积累了多年经验的大公司比?比不上我们就会很快被戴上国产山寨机的帽子。所以我们要做自己的特色。”

  “什么是好的作品?就是能给你超乎想象的服务,举个例子,我曾经去过迪拜的七星级酒店,那里面的服务非常好。他们知道你说中文,便会特意给你推荐一个说中文的人提供服务,他们还可以带你参观整个酒店的各个地方。可是,那毕竟是七星级酒店,你会觉得服务多好都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你去海底捞,你就会体验到什么是超出想象的服务,你在那儿吃饭可能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人家等位时候可以打牌、美甲、吃小食品,甚至能给女士换掉破掉的丝袜,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什么叫超乎想象?就是你在一个小餐厅体验到七星级酒店的服务!这就是小米的特色。所以新员工入职的第一课,我们一般都会带他们去吃海底捞。”

  雷军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小米论坛里,小米用户提交的任何问题,都会由潜伏在论坛中的小米员工迅速一对一解决。此外,由《爆米花》杂志不时发起的线下活动,也让小米和其他科技公司比起来更像一个大家庭。很快,雷军为小米聚集了将近300万的粉丝,雷军给这些人起了个可口的名字——“米粉”。

  全国各地的“小米之家”常常会有狂热的“米粉”给小米庆祝生日,举行线下活动。而小米的发布会上,“米粉”阵营的狂热程度,也丝毫不比苹果的“果粉”差,小米手机一推出就被疯抢而空。

  4月9日,在小米3岁的生日Party上,雷军宣布小米在2012年销售了719万台手机,销售额(含税)达到126亿元。

  小米成了一匹黑马。

  时代呼唤伟大公司

  对于小米的生长模式,雷军有着自己独特的商业构想。“在小米内部,有一个词被提起的概率很高,叫‘CSP’,这其实是个你查不到的生造词,C指的是Contacts(联系人)、S指的是SMS(短信)、P指的是Phone(打电话,语音通话)。”黎万强此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透露。

  雷军告诉记者:“这三点其实是手机最核心的通信功能的拆解,你看现在智能手机普及了之后,CSP这样的基础功能反而被忽视了,如果小米能把握住这次契机,成为国内变革CSP的主要力量,就肯定能做好。”

  从米聊开始,小米通过通讯录导入,牢牢捆绑住了第一批用户,米聊比微信出现得早,小米早期用户数的增长,它立了大功。而后来腾讯的“跟风”行为,给了雷军的判断一个肯定的回应。

  只做手机?雷军的“小店”显然不会就此满足。

  小米出过pad,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罢了。2012年,金山曾经透过其在日本的附属公司MobileInStyle发布了一台名为edenTab的7英寸平板。有意思的是,这台平板是联同小米公司开发的,并且同样是由英业达代工。被问及此事时,雷军不置可否地笑了。

  而在更早的一次采访中,雷军曾经向记者坦言:小米是有机会成为世界级企业的,但还是跟开始一样,顺势而为,这个新手机时代连传统的老大诺基亚都玩不下去了,除了苹果成功之外,大家都在猛干找机会。苹果赢就赢在了模式的创新,我觉得大家都在呼唤一家伟大公司的诞生,我们正好顺应了这个时代的要求。

  有了这话,雷军说自己愿意做“小”,还会有人信吗?

相关热词搜索: 雷军 小米

上一篇:物联网时代,恰逢其时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