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多种经营主体纳入管理体系,如移动通信转售企业、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等。
工信部近期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如《关于加强移动通信转售企业电信资费网上公示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当前转售企业陆续进入公众视线,要求企业做好资费公示告知,确保用户知情消费。《关于在打击治理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专项行动中做好应用商店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对应用商店应履行的责任义务做出规定,对移动互联网企业形成有效管理。
重点推进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打击恶意行为。
工信部通过用户实名登记及用户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要求企业切实履行责任义务,严格按照协议规定采集、使用用户信息,对超范围采集、使用、传播、贩卖用户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利用第三方权威机构对企业恶意行为进行检测、发现、取证,如APP应用窃取用户隐私,增值企业恶意吸费等,并通过建立公开曝光、黑名单公示、报告发布等形式,形成舆论影响力,充分利用市场选择作用,优胜劣汰,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不被侵害。
将服务质量纳入对企业的考核评价,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环境。
长期以来,考核指标成为企业发展方向的标尺,但依靠单纯以收入利润为核心指标的考核体系,导致企业重经营轻服务,长期将使得用户权益受损,不利于行业持续发展。2013年,工信部及多个部委联合开展的通信行业行风纠风工作中,切实按照“用户是否满意是评价企业的唯一标准”这一原则,将百万用户申诉率纳入对企业纠风效果的量化评估。2013年全年有21家省级电信企业因该指标未达标受到通报,引发基础电信企业的高度关注,对形成健康持续的发展环境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在通信行业演进的不同阶段,从监管手段和政策能够看出不同阶段政府的关注重点。当前的电信业务资费市场化,充分显示了政府监管从约束企业行为到推崇契约精神的思路转变,这是当前政府简政放权思想的直接体现,是管理手段的进步,也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实际上,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企业都是追求收益的,只有利用市场的力量实现了各方利益的制约,才能够真正实现对用户权益的有效保护。
作者简介:
马慧: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就职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用户与服务研究部,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信服务监管、用户权益保护、电信服务质量监测、用户申诉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原标题:规范市场与契约精神 资费放开情况下如何保障用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