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运营 > 上海运营商:大数据是巨大的机遇

上海运营商:大数据是巨大的机遇

2013-06-04 09:02:04   作者:   来源:通信产业网   评论:0  点击:10232



  大数据技术方案必备四个条件

  在技术层面上,大数据处理技术种类繁多,包括数据仓库技术、Hadoop、NoSql、流式处理技术等。其中Hadoop作为一个开源的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框架,近来不断受到业界追捧,类似谷歌、亚马逊等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也公布了基于Hadoop的成功案例,一些声音甚至表示,Hadoop就等于大数据。

  据了解,中国联通在内的国内运营商和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启了Hadoop的大数据探索之路。其中已经先期开展的应用就是通过采用英特尔硬件平台及英特尔Hadoop相结合的大数据技术,构建上网记录集中查询与分析支撑系统,用以解决用户上网记录无法查询的难题。

  但是也应该看到,这种技术不仅是IT设备投入,人力成本以及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目前自行开发Hadoop平台的都是具备一定开发能力的互联网企业,但运营商在这方面并不擅长。

  据上海移动介绍,目前业界在大数据业务支撑系统上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中国移动也在积极进行研究探索,技术上的难点包括如何整合运营商内部已有“烟囱式”的各类经营分析系统,建设一个开放接口的共享数据平台;如何解决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安全问题等。

  上海联通认为,在未来大数据技术方案应该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具备数据分析速度优势。在查询效率上比传统系统要有大幅提高。

  二是具备大规模扩展能力。数据的横向、纵向的扩展能力提升,包括跨服务器数据的处理能力优势。

  三是具备开放架构优势。一方面是对Hadoop的支持与集成,另一方面则是提供各个平台间,甚至是与第三方平台间的自由的传输数据和存储。

  四是具备完善的自我学习能力。实现海量数据挖掘后不需要人工干预的策略自我归集。

  运营商做什么

  互联网服务对传统电信运营商业务构成的冲击,反而可以加速运营商的转型,并催生运营商新的机遇和市场空间。大数据和云计算恰恰就是在这种产业变化的情况下催生出的新业务,对于运营商来说,这两个领域拥有比传统基础电信业务更大的市场空间。

  对于大数据市场的开发,上海联通认为运营企业应该遵循由简到难的四步走策略:

  首先,开展针对用户消费数据的分析评估,以帮助运营商改善自身服务质量。

  其次,结合用户上网情况及互联网网页内容,为精准行销提供用户行为偏好分析;为联通自身的业务发展提供大趋势及业务竞品分析能力和策略指引。

  第三,在专门行业应用领域入手,开展专业化大数据产品的设计的开发,积累推广经验。

  最后,开展第三方资源整合和跨界合作,构建智慧的大数据体系,加大开放合作力度,与产业链各个环节开展合作,加快对大数据经营商业模式的探索,不断释放其管道中庞大数据的潜在力量,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据上海联通介绍,中国联通目前正在着手对大数据业务进行研究,并已经成立了云数据运营中心,计划依靠该部门逐步尝试开展大数据业务的运营工作,并计划将该运营中心公司化,独立运营。

  2012年中国联通成功将大数据和Hadoop技术引入到‘移动通信用户上网记录集中查询与分析支撑系统’,并已经部署了4.5PB的存储空间。系统已经具备了每天处理700亿条上网记录的能力。

  上海电信则主要从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挖掘和开放等两个层次发展大数据相关业务。

  在基础设施方面,上海电信除建设城市光网等基础设施外,更加关注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计算设施的建设,包括IDC服务器托管和云产品。这为大数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的资源。

  上海电信表示:上海电信将充分发挥IDC运营主力军作用,按照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建设投入,着力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设施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将IDC打造成丰富的信息承载平台、完善的客户服务平台和全面的价值共享平台。

  上海电信将进一步完善IDC资源布局,在未来3-5年内重点建设几大基地化数据中心,实现IDC业务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区覆盖,并满足重要客户数据同城异地的备份要求;继续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管理,促进机制完善和模式创新,同时注重节能环保和服务提升;推进“新一代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的制定,在符合国际和国家相关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上海的本地优势,建设规范设计、绿色运营、智能管理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今年,上海电信信网部通过体制调整,建立了云产品拓展中心和云平台运营中心。

  通过整合信网部现有的业务拓展资源、人力配置资源和运维管理资源,主推云计算专业化产品,部署规模化商用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大力拓展高性能计算、存储、灾备等增值业务做好基础支撑,满足服务本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次,以自主发展、应用示范为重点,以建设国家云计算试点城市为契机,继续实施“云海计划”,集聚国内外大型互联网企业,在金融、健康、文化等领域,探索建立云计算商业模式,打造亚太云计算中心。

  第三,以市场化为导向,重点建设“金融云”、“中小企业云”、“健康云”等,向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同时进一步重视行业解决方案,这包括两个方面的行动。

  一是在云计算服务器、云安全、云管理平台、桌面虚拟化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云计算关键技术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

  二是深入智慧城市应用,进一步加强物联网公共平台建设和推广智能车辆监控、电子校徽、智能制造、社区安防等行业应用。发挥EVDO网络优势,做强移动全球眼。聚焦政务、教育、交通等重点行业,积极开发一系列物联网行业应用,重点切入、有效投入,最终达到规模效应,结合全球眼视频监控、RFID身份识别等,打造智能安防、环境监测、平安校园、智能交通等产品,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动态信息交互与服务平台,助力政务、教育、交通等行业相关部门,全面提升管理决策水平及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

  上海移动拥有超过2千万用户,拥有海量的用户、业务数据。上海移动一直以来以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为运营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移动建成了成熟的经营分析系统,流量经营系统等。

  上海移动积累了多年的业务、网络和用户数据,建有电信级的数据中心和成熟的经营分析系统,比如在流量经营系统中采集GSM、TD、WLAN三网网络侧运行数据,结合经营分析侧用户、终端和业务方面的数据,对用户上网内容、终端等进行深度分析,掌握客户行为等信息,有效支撑网络和业务部门的具体工作,不断提升上海移动的用户满意度和业务价值。

  目前,上海移动基于用户数据的分析挖掘工作主要用于及时发现影响客户感知的网络运营和客户服务领域,提升业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同时,上海移动正积极部署通过各类业务和网络运营数据的分析,通过数据驱动业务流程,培养用户习惯。将来,上海移动将进一步精确洞察数据,从数据成本中心向数据运营中心转变,引入创新业务模式,挖掘行业客户,与合作伙伴开展业务合作。

  上海运营商将保护用户隐私

  运营商所掌握的用户信息是十分精确的数据,而且手机、电话号码也是信息传递最为直接的方式,所以,当运营商进行用户信息拓展的时候,势必要有一个范畴的定义。运营商所掌握的信息,不仅仅是用户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等等,甚至连用户的所处位置、通话状态等等都能够获取,这些数据信息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敏感的。

  上海的通信运营企业对用户数据提供了符合法律法规高级别的隐私保护,在用户信息保护工作中建立了非常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操作流程,并有安全部门负责检查考核。

  在大数据业务的开发中,上海通信运营企业技术上将会采取更加系统全面的方式对用户隐私进行保护。

  一个重要行动是全面升级客户资料档案库。据了解,目前上海联通档案库存放标准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另一个措施就是不断提高客户资料管理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加强账号管理。据悉,目前上海通信运营企业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达到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三级以上。

  为确保用户隐私,上海通信运营企业短信中心系统目前已不留存用户短息内容等原始信息,对垃圾短信的拦截通过系统设置自动执行。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