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运营 > 虚拟运营商牌照海市蜃楼:香港11年都未做起来

虚拟运营商牌照海市蜃楼:香港11年都未做起来

2013-02-01 15:51:51   作者: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评论:0  点击:



 

  随着苏宁与国美的加入,虚拟运营商牌照引发的震动正在持续升温。

  1月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产业化部发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封闭多年的虚拟运营牌照即将放开。

  消息一经曝出,各路“大佬”们就已打起了牌照主意。数日之间,苏宁电器、国美电器、迪信通等企业就已表态,希望申请牌照,而二六三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更直接受益于该消息,连续5天涨停。

  近期,更有传言称,首批6张牌照已经基本敲定,并已经与运营商开始前期筹备。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这一消息或属误传,但部分企业确已做好申请准备,并提前与运营商提前展开密切接触。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第一批牌照数量为6张,而外界呼声很高的腾讯并没有申请转售试点牌照,其原因则是因为腾讯并不符合“中资民营企业”的条件。而这一条款将会成为诸多互联网公司申请牌照的最大障碍。

  事实上,业界研究人士表示,转售运营商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美,业务相对较为单一,不能与运营商已有业务重合,需要很大程度上的创新。

  “需要在细分市场下功夫。”野村综合研究所电信行业首席顾问刘羽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维珍的运营情况来看,虚拟运营商比基础运营商的工作更加复杂,做一家成功的虚拟运营商至少要具备7个方面的综合优势。

  抢跑第一棒

  “公司在接到‘征求意见稿’第一时间就组织了内部会议,协调包括采购、业务、服务、财务以及信息部门参与研究虚拟运营商牌照申请项目。”1月23日,苏宁电器运营总部市场中心何晋电话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苏宁电器由总裁金明统帅该项目。

  金明认为,通过获取虚拟运营商牌照,不仅可以使苏宁线上线下战略得到更好的融合发展,更是符合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通过不同增值服务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苏宁电器的资料显示,苏宁电器认为,自身已经具备虚拟运营商的基本条件:苏宁至少8000万的真实会员客户群成基础用户群保障;苏宁云服务、云平台建设初具规模;线上线下销售网络、CallCenter使苏宁运营平台更具优势;具有与三大基础运营商稳固的合作基础。

  具备相仿优势的还有国美电器。国美电器3C业务主管副总裁毛晓龙曾向媒体透露,国美将成立专门的项目团队积极主动参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力争成为第一批试点。

  毛晓军称,2012年国美曾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的国美89通话套餐,对公司的销售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而与运营商的进一步合作则会让国美有更大的创新空间。“把近9000万的会员客户群体转移为国美移动通信的潜在用户。”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还从迪信通了解到,这家企业于2012年6月就开始了相关的调研准备工作。

  迪信通高级副总裁黄建辉是这个项目的直接领导人。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2012年6月开始,就由他带领公司的专业人士开始研究欧洲、亚洲各个虚拟运营商的案例。“迪信通专注于做手机连锁,我们和运营商早有合作,我们在门店也推出了合约用户。一旦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之后,我们自有品牌和实体门店都是我们的优势。”

  “公司已经将虚拟运营业务纳入到未来发展战略之中。”黄建辉透露。

  先行者的教训

  “这一次,没想到工信部的口子开得这么大。”刘羽感慨。

  在虚拟运营一事上,刘羽可谓生不逢时。2003年底,刘羽加盟维珍,任职商务拓展总监,参与和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谈判,希望借助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利用维珍在欧洲成功运营经验,试探进入中国虚拟运营市场的机会。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