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运营商由于4G业务发展比较早,因此整体盈利能力较强。NTT DoCoMo一方面继续强化LTE网络覆盖和速率,一方面引入新的资费方案以扩大用户数据使用量,并基于“DoCoMo云”向用户提供“智慧生活”业务,2014年净利润率达到14.6%。KDDI打造“au Smart Pass”服务,以每月极低的价格打包提供APP下载,此项业务每年能够为KDDI带来上亿美元的收入。Softbank在2014年的利润受到子公司Sprint的影响,使得全年净利润率较低。
我国三家运营商的盈利情况受到行业内外环境的影响,包括“营改增”政策的执行、电信资费调价以及OTT业务对传统话音、短信业务日益显着的取代效应。2014年,中国移动的净利润尽管大幅下降,其净利润率依然达到17.1%的高水平。与此同时,受到竞争对手4G业务的冲击,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移动用户增长放缓甚至有所减少,在维持3G老用户的支出方面有所增加,使得整体净利润率与中国移动相比差距较大。
图3 2014年主要运营商净利润率
数据来源:各企业财报整理
二、全球电信运营商转型新动态
1. 以4G业务提振经营业绩,以流量经营实现服务增值
从全球来看,4G业务对运营商的ARPU具有明显的提振作用。在LTE普及率较高的韩国,SKT、KT和LGU+三大运营商的ARPU值均出现了明显增加;在美国等领先的4G市场,LTE部署情况较好的运营商普遍实现ARPU止跌回升。而尚未部署4G业务的运营商,其ARPU值则普遍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
北美地区的Verizon等移动运营商,通过流量经营实现业绩反弹。Verizon顺应智能机风靡、多终端并用等趋势推出“流量共享”资费套餐。Orange根据网络资源利用率进行区别定价,降低空闲时段的资费单价。AT&T则对用户设置速率管理,当流量超出5G以后,需要提高单价以享受同等速率。这些差异化的定价方式,不仅最大限度提升了流量的货币价值,也对LTE网络进行合理使用,避免了流量暴增带来的网络压力。
2. 布局产业互联网,力求寻找业务突破点
在传统业务市场日益饱和的情况下,全球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收入增长点。加快构建产业互联网领域的竞争能力,成为国际电信运营商业务布局的重要方向。
以提升网络承载能力为基础和切入点。为适应联网设备数量的增加和覆盖范围的扩大,运营商主动提升其网络承载能力。沃达丰为扩展其网络容量以更好地支持物联网应用,引入一项低成本新技术“蜂窝物联网”(CIoT)。这一技术在沃达丰现有的全球M2M网络上新增了一个专用于低功耗设备的网络接入层,适用于那些对功耗和带宽要求较低的设备接入物联网。
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以建立产业互联网生态。AT&T为进一步简化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开发,推出首个面向物联网开发人员的新工具 M2X Data Service。此项工具可以帮助各种规模的企业利用通过联网设备所收集到的数据。AT&T还推出物联网认证体系,以适应复杂的物联网技术和多样的服务领域。统一的标准允许不同平台和服务互联互通,是开展大数据分析和发掘的基础。
拓展行业应用以培育产业互联网业务市场。Sprint和IBM合作推出新的智能车联网系统“Sprint Velocity Service Bus”。该系统将IBM的数据管理技术引入到Sprint的汽车联网平台,从而极大增强了数据传输及存储功能。AT&T为供水行业推出的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能够根据当地当月降雨量和河流水库水位等动态数据,实时控制多条输水管道的水流量。这一方案不仅使干旱地区的供水浪费减少25%,而且让客户能够准确地评估来年在各个区域的基础设施投入规模。
作者信息:
个人简介:王晓玲,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CT行业分析师,北京邮电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专长于电信运营管理、互联网行业研究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