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商用的以太网带宽超越了所有传统的广域网技术,并继续一路攀升 (如图1),另外,根据Infonetics 研究公司的研究显示,运营商级以太网的服务和设备收入将在未来4年内累计达3,500亿美元。
这意味着,运营商级以太网(CE 2.0)目前是将全球商业粘在一起的通用“胶水” ——这个角色在20世纪曾经由PSTN提供。
有两个部分值得思考:首先是当今连接世界各地办公室的商业服务所提供的可靠性、功能性和相对的安全性,然后,比较一下移动工作者使用互联网时,在自己家中、酒店,或移动中能够预期的服务。
当然,互联网的奇迹是通过固定线路或移动连接来完成,后者的服务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够立即使用,缺点是优质办公服务提升了对性能和服务质量(QoS)的期望,使移动业务在比较之下显得缓慢而且令人沮丧。当视频图像不断冻结而扬声器还在继续说话,要保持真正有效的商业谈判或技术讨论是很困难的— 遑论为了更安全的业务必须实施的加密和安全所产生的额外负担。
这两种情况下,用户真正的问题是“连接服务”。在前一种情况下,一旦该服务已经建立,服务的质量、性能和安全就非常突出——这个建立服务的过程可能需要数周时间,尤其是连接跨越多个运营商网络时。在后一种情况下,服务是无处不在的,可即时和按需提供,但却达不到用户对质量、性能和安全的要求。
这就是城域以太网论坛(MEF)正在解决的挑战:想象一下第三类网络,它结合了前两者的最佳优点;第三类网络提供企业级的连通,成为无所不在、按需的服务而没有艰苦和漫长的安装和调试过程。
套用以太网的发明人,德克萨斯大学创新教授,以及MEF顾问总监Bob Metcalfe的话来说:“今天我们正在开启这个非凡旅程的下一个阶段与开启建基于CE2.0功能的网络服务未来的新愿景.mEF宣布推出新的网络范式,它是一个新的第三类网络的愿景,提供给世界各地的敏捷、有保证和编排过的服务来利用,它是一种基于新兴的网络即服务(NaaS)原则的第三类网络”。
创新的沃土
表达对未来的愿景是很好的,但环境准备得够好?能够使愿景现实吗? 那是四年前的2010年,当时我做了一个简报,比较以太网与全球的PSTN,并呼吁:“公共服务的以太网必将像打电话那样容易地来提供全球各地的以太网连接”。
自从我表达了那个长期愿景以来,发生了很多事情。首先CE 2.0 E-Access的供应让延伸跨多个运营商足迹的服务变得如此地更容易——该服务日益普遍,但它仍然需要时间来建立业务的SLA。
再有就是市场已准备就绪,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我们已经有超过七十家的公司提供三百多种CE 2.0认证过的服务和产品,而这仅仅是去年开始推出认证计划之后的事;这个数字也正在迅速扩大中。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对商业界来说不是秘密,我们已经有横跨全球65个国家超过2500名MEF认证过的专业人士,这个数字表示推出CE 2.0以来已经有十倍的增长。
接下来是需要的问题。人类可以非常有适应力,考虑到网络的局限性,移动办公人员迄今为止已对可用的互联网连接适应得很好,但要求改革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这不仅是因为CE 2.0提出了企业级的期望,还有采用云应用的压力。作为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 - 这最终也是云的价值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云计算[注]将要求第三类网络承诺的所有敏捷性、保证性和编排性。然后是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成为下一个“地平线上的云”——尽管人类的工人可能适应任何尽力而为的可用服务,机器对机器的通信将要求自动和即时的按需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