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先玩后付是我们独创的吗?
张臣:是,美国和中国都没有这样的模式,我们是最早做这件事的,我们是由红杉资本投资,中国很多创业团队,很多模式在美国有了在中国才有。移动支付领域在美国没有找到相同的一个模式。如果一定要说有相同的模式,可能最早的一家公司,美国的一家移动公司,后来被收购了,做大额电商领域的信贷产品,模式上来说和游戏行业没有任何关系。
问:我们这种方式会造成自己的一些损失吗?
张臣:非常好的一个问题,其实实现这样的模式,给我们带来最大的一个挑战,我的风险控制和信用引擎这块,我们对外不愿意说我们做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一个非常窄的领域,我们做这件事,因为我们把它叫做信用引擎,信用引擎包含两大元素,风险控制和信用评级,这两块混合在一起做的非常大的数据模型。其实某个角度来说,做这件事是需要非常专业的曾经有过风险控制的团队。我们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些风险控制方面的挑战,随着我们数据不断完善,包括现阶段模型强大和成熟的体系的完善,现在面临这些大的平台,我就不说具体数据了,91、季风这样大的平台,还有一些大的游戏公司,他们收入都是AAA级、S级的,在我们平台上做一年时间了都没有任何问题,我们面临这样的风险控制是游刃有余。我们相信随着规模再次扩大,可能会做得更加出色。更加出色的时候会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在支付渠道成本、和商户市场合作投入上会大力做这件事,核心是帮助开发商把行业做得更加出色。
问:移动支付创新主要还在移动游戏,因为支付空间太大了。
张臣: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其实手机游戏是我们目前的主营业务点,但也是有电商的战略在里面。我们的产品已经有了,只是我们认为目前移动电商还不是最佳发力点,我们认为移动电商明年是开始起步的阶段。我们认为在现阶段,移动游戏这一块是一个发展势头更好的先驱,在移动互联领域是更加先驱的行业。
我可以告诉你移动电商这块,我们一定会涉足,但不是现阶段,模式也不会像你想的那样简单,从先玩后付转到先买后付。移动电商,本身先买后付,买一个电视,一万多、或者几千块钱,你不可能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把信用授给他,目前模式还不方便透露,我们会有更多创新的玩法,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推出。这也是希望可以在中国这么多创业型公司当中,能够树立起相应的典型。
可以跟美国的创业公司去PK一下,不是只有他们能有创新,其实我们中国人也可以有很多创新。
问:您也收10%的手续费,凭什么吸引他们接进来,咱们在支付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张臣:我们先回过头看看,抛开支付公司角度看问题,看手机运营商,希望支付公司给我提供什么效果,我提到三点,第一付费转化率,第二支付渠道的成本,高转化率带来成本非常高我也受不了。第三是坏账,现在支付公司很强势,坏账让商务公司承担,我认为你是做专业事情的人就应该承担起这块责任和坏账的责任,所以我觉得这三点,坏账这个问题会导致很多游戏公司收入不够透明,这个月流水一百万,但是收入没法算,只有等坏账出来才能知道收入是多少。
转化率非常高。
问:因为现在支付方式已经很完善了,咱们为什么能让他们再接入我们的支付?
张臣:第一点还是付费转化率,我们没有让用户在前端让用户输入信用卡,直接把信用授信给他,老用户不用输入手机号,直接点购买,第一次用过以后手机号和你的UCID绑定了。
问:抓了冲动消费这样的情况?
张臣:对,冲动消费瞬间抓,你玩游戏的时候要买礼包,如果支付环节拉的时间很长,很可能买一个三十块钱的。如果支付环节两秒钟完成,你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
第二点是什么呢?也很有意思,有的手机支付公司在支付环节,把所有支付都接进来了,用户抓得多吧?完全不是这个问题。你在支付页面上甚至做到下拉菜单。用户付费的时候有选择障碍,一定不能让用户在付费的时候选择用哪个支付,最好把主流的,支付宝、快捷等等选一类放上去,第二类放上去,每一类跟上一类要有互补性,不能重叠性,一般建议放三种到四种是最佳,这时候用户一看一二三,不是它的用户,都不是就是我们的用户。
所以是现有支付方式非常好的补充,帮现有手机运营商和开发商提高转化率和增量。
问:坏账率不能很低吧,有一个用户是孩子点错了,但是我们查了是凌晨两点。这样情况非常普遍吧?
张臣:你说的情况从定义角度还不能叫欺诈,我们可以理解为善意欺诈,风险控制当中面临最大的的挑战是欺诈集团,集团性欺诈是非常可怕的。对于您说的这种情况也存在一部分群体,这就是支付公司专业要做的事。每家公司很难有精力做这件事,也是为什么我们收取这样费率提供这样服务的原因。我们不可能是零坏账,一块是坏账成本,另外一块是用户还钱成本比较高也是我们的成本,我们收取10%的费率已经被行业合作伙伴非常愿意了。我愿意拿出这样的费率去选用这样的服务。而且我们接入的都是大的平台和CP,如果用我们没有价值早就不用我们了。
问:你们信用引擎还是有核心竞争力的?
张臣:对,这的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否则早就有人做这个事,很多人想过但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