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增值业务 > 北京将建“市民出行动态信息平台”缓解交通拥堵

北京将建“市民出行动态信息平台”缓解交通拥堵

2011-03-04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今后,北京市将有望通过手机来锁定不同区域市民的出行状态,并发布实时动态信息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据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获悉,一项“北京市市民出行动态信息平台”项目实施方案刚刚通过专家研讨。
  “北京市民手机拥有量大约在70%,仅中国移动现有的在京手机用户就有1700多万人次。”市科委社发处副处长李国光介绍,该方案主要以这些手机数据为基础,通过蜂窝位置技术获取用户活动的实时信息,从而建立起市民出行动态信息平台。他解释说,当用户一开机,手机会自动在基站进行注册。根据基站发出的信号,工作人员很容易就能确定用户移动的距离和大致方向。
  通过基站提供的各类线索和后台处理,工作人员能锁定特定区域的人口数量分布以及人们在不同时间段的流动情况,从而精准掌握市民出行情况。其中包括市民身处地铁或公交等何种交通工具,以及哪些方向和线路的交通流量过大,或者不饱和等。通过对这些海量基础信息的分析,还能帮助北京市公交路网实现进一步优化。
  李国光透露,下一步计划是将这些动态的市民出行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后,再以个性化的方式反馈给市民,让他们及时了解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从而选择性价比最优的出行方式和线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当然,用户还是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订购并使用这些服务。
  在该项目的专家咨询会上,专家们普遍认为,该平台的创建将有效解决居民出行数据采集难、时效性差、准确性低的历史难题。未来还应该进一步考虑将其与交通应用部门紧密结合,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北京市每五年就要选取5万人群进行一次出行调查。过去的调查方式往往是通过调查员入户进行抽样,当面了解市民的详细出行情况,包括出发地、出发时间、目的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交通工具、换乘情况等信息。而该平台一旦建成,研究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将这些琐碎的市民出行信息一网打尽。

北京市人民政府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