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ARM之战(3):深刻影响移动产业链全球格局
C114讯 12月4日评论(刘定洲)在ARM年度技术研讨会上,ARM一位演讲者陈鹏开场问在座听众“The PC is dying ?”,现场并没有多少回应。他指出,传统PC并不会消失,但商业机会已经不多了,机遇在移动市场。他认为未来将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天下,2012年平板电脑销量在1.5~2亿台之间,并预测2013年平板电脑销量将超过笔记本和台式机总和。
无论是业界还是分析机构,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机会在移动市场。IDC分析师David Daoud预测,今年全球PC销量将同比下降2%至3.57亿台,而按美元计算的销售额将同比下降5%至6%;与此同时,智能手机销售额预计今年将同比增长42%,至2940亿美元,首次超过PC。平板电脑的销售额更是将同比增长65%,达到590亿美元。传统PC市场的霸主微软开始大踏步进入移动市场,在中国,联想集团回购了联想移动并大力推进移动市场也反应了这一趋势。英特尔面临着自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转折。
PC时代落幕
PC时代是英雄的时代。硅谷众多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成长为全球科技领域的巨头,影响了整个世界的人类生活。其中最杰出的企业,包括微软、英特尔、苹果,微软的操作系统,英特尔的处理器,惠普和戴尔的PC,苹果的MAC电脑,成为PC时代的代表。
世界正在步入移动的时代,PC英雄开始纷纷转型。苹果率先转型,2007年苹果发布了iPhone,2010年发布了iPad,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华丽转型成为移动领域的王者,市值在2012年上升至全球之冠。微软2011年推出的最新操作系统Win 8宣布支持ARM平台,象征着统治PC多年的“winter联盟”正式分裂。2012年微软推出自有品牌平板电脑Surface,进一步渗透到移动市场。
英特尔动作并不慢。2006年英特尔涉足移动市场,耗费了几十亿美元尝试。2010年通过收购英飞凌手机芯片业务,英特尔再度踏足移动市场,在陌生的领域,对阵陌生而强大的竞争对手。国外媒体评论称,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迅速超过传统PC,英特尔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命运,除非它能成为移动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但是如果英特尔成为一个真正有力的竞争者,移动设备将变得更加智能,而且更加快速。没有哪家芯片公司拥有英特尔这样辉煌的纪录,以及能够投入研发的资源。竞争对手必须跟上英特尔狂暴的速度,否则将被扫地出门。
未来的可能性
英特尔的超强实力与强悍作风注定了不仅仅是一个搅局者。英特尔欲成为市场的领导者,业界也许会欢迎英特尔的到来,毕竟市场被ARM阵营垄断,终端厂商存在不可控的风险。目前高通占据着高端手机芯片的大部分份额,且计划进军PC市场,这将是英特尔面临的ARM阵营第一个强劲对手。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则认为,英特尔在芯片领域的真正对手是三星。
未来的结局殊难预料。由于ARM只是一个处理器架构设计厂商,虽然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但阵营内芯片厂商并不团结,相互竞争,“马太效应”并不明显,英特尔作为后来者仍然有很多机会。英特尔的PC市场惯性与产品开发进度、移动市场的价格变化,都有可能改变最后的结果。例如英特尔PC领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微软推出了Surface,但业界无法准确预测微软在移动领域的走势。这是全新的竞争格局。
在移动市场,英特尔还有杀手锏——超极本。英特尔2011年推出了超极本,以超轻超薄为卖点,今年更是推出了可变形超极本,既可以作为拥有10英寸以上大屏幕的平板电脑使用,又可以作为笔记本电脑使用,意图抢占高端平板电脑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英特尔的未来仍然有很多可能性。例如学其PC领域的竞争对手AMD,分拆芯片代工业务,为ARM阵营的苹果等厂商提供芯片代工服务。据报道,苹果和英特尔一直就基于苹果ARM架构处理器代工业务保持商讨,在苹果和三星伙伴关系恶化后,苹果可能将一部分代工订单交给英特尔。未来几年,英特尔将会深刻影响移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