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新闻 > 市场竞争不足制约铁塔存量注入 引民资非最优选择

市场竞争不足制约铁塔存量注入 引民资非最优选择

2014-09-22 16:01:39   作者:郑梅云   来源:通信信息报   评论:0  点击:


  付亮表示,业务范畴的界定,可以聚焦两个层面。一方面,看铁塔公司的资源是不是独家的。比如在较偏远的地方建铁塔,电信运营商为了资产的共用仍会投入建设,他们并不打算赚钱,只是希望服务好客户、实现基础覆盖,但对于铁塔公司,在此情况下建铁塔的积极性则不高。另一方面,目前各运营商都在发力4G,4G的频段要求比2G、3G高,需要更多铁塔,若因铁塔公司不允许运营商自建铁塔或者三家运营商步调不一致,运营商的4G网络建设等将受很大影响。由于三大运营商的发展目标和资金环境都不太一样,因而其对铁塔资源的需求也不同。以中移动为例,中移动在网络等很多方面有特殊要求,很早就定下了年内建成50万个4G基站的目标,或许其中很大部分并不需要新建铁塔,但可以看出其需求很迫切。那如何做这样的分担?倘若只有中移动一家有这样的需求,铁塔公司还建不建?

  引入民资不被看好

  铁塔公司第一次总经理座谈会提出,会在引入民间资本的基础上择机上市,时间表未变,而引入民资也是其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环。究竟引入民资是否可行?公司下一步规划应往何处落脚?

  阚凯力认为,铁塔公司引入民资,最终必然是通过垄断方式获取垄断暴利,这势必抬高运营商的成本,而这成本必然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进而引起电信资费上涨。

  付亮指出,垄断性的铁塔公司应把利润控制在比较低的合理范围内,“在毛利率比较低的情况下,我觉得,引入民资不是特别合适,因为这很难给股东带来合理的回报”。同时,他还表示,对于铁塔这种具有较大垄断性的资源,其实也没有引入民资的必要,如果垄断资本有较大发言权的话,可能会存在一些冲突,况且现在也不是引入民资的时候,毕竟铁塔公司还没有确立商业模式。

  马继华也不看好引入民资,他认为,铁塔公司毕竟盈利不高,能不能吸引还是个问题。实际上,引入民资、实行混合所有制,这都不切实际,拿一个用户要用的东西去引资是不大可能的。

  付亮指出,不一定非要引入民资,实际上还是有别的路子可以选。第一种模式是,如果收益能保证超过银行存款,可选择在股票市场上市,上市实际上也是引入其他资本,但与现在的引入民资绝对不一样。第二种模式,若铁塔公司本身受三大运营商认可,三大运营商可以持续增持,且增持并不一定要有限定性,可以通过铁塔注入的形式,这样再注入铁塔资源就会相对容易些。

  谈及铁塔公司的未来发展,马继华指出,目前还看不透,毕竟组织架构才那么几个人,“我认为,引入民资都是后话,铁塔的下一步规划,关键是要把班子先建起来”。运营商内部现在很多人想去铁塔公司,目前铁塔公司的人力架构中,有一些是从运营商、通管局过去的,那不去的人怎么办?弄一批人过去,那剩下的人又怎么办?很多人担心被裁员。目前组织结构才到省一级,将来要怎么继续下去还有待观察。

相关热词搜索: 铁塔 市场 民资

上一篇:运营商如何运营专用的M2M号段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