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宽带基础设施瓶颈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信息化应用的基础。信息技术先行,是确保信息消费和信息化应用的前提。
随着全球ICT产业融合化浪潮的不断深入,各类新兴业态逐渐成熟,无论是云计算、物联网,还是其他新兴信息经济形态,其规模化发展必须建立在高速、泛在的宽带信息网络基础之上。专家分析,我国信息产业在下一代物联网、通信网、三网融合推进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为迅速弥补差距并创造有利条件,2012年,我国相继出台《关于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见》、《“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宽带网络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措施助推“宽带中国”发展。同时,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江苏、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将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提上日程。“宽带中国”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拉动刺激中国的信息消费。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赫建营预测,到2015年,信息消费将达到5.5万亿元的规模,能占到那时GDP的10%左右。
探讨新的经济模式
信息消费相关政策的即将出台,对于处于其中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电信运营商既有机遇更面临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以往那种简单的语音服务以及网络接入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信息消费需求。据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2012年电信运营商的短信量同比下降了20%,彩信量下降了25%,电话业务量下降了5%。但与这个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移动应用业务量和用户数正以几何级的速度激增,新浪微博的用户数达到5亿,而腾讯微信的用户数已经突破3亿,信息消费呼唤新的经济模式。对运营商而言,只有创新才是引领这个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专家表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不仅应用在一般的搜索、娱乐这样一些浅层次的融合上,更要用在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水平,探索新的模式。
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5月21至23日赴浙江省进行信息消费专题调研。苗圩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育发展信息消费。
·要充分认识信息消费的重要性。信息消费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要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方针,把培育发展信息消费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要进一步研究明确信息消费类别和范围。信息技术应用广泛、无所不在,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从工作角度考虑,要选择好重点领域,既要关注直接的信息产品类消费和信息服务类消费,也要重视通过信息技术平台间接实现的居民消费等方面。
·要推动制定和出台扩大信息消费的政策措施。要把工作着力点真正落实到企业上,按照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改变过去政府部门“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出台一些扶持政策措施,通过政策支持、营造环境,不断激发出企业的动力、活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