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新闻 > 网络化指导业务网络融合 是业务网演进需求

网络化指导业务网络融合 是业务网演进需求

2005-11-14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业务网演进的现实需求
  移动运营商经过多年的业务建设,已经实现了比较完善的业务网络,提供各种话音、数据和部分多媒体增值业务,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目前业务网络主要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垂直系统组成,这种电信网络业务平台,每引入一个新的业务,都需要增加新的专有系统,包括呼叫控制、计费、管理、数据库和网管等。建网初期这种建设思路的弊病并不明显,但随着用户需求不断细化和个性化,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剧,在新的形势下暴露了一些问题,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另外,随着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规范的不断成熟,网络层次更加清晰,集成度更高,相反的是,业务网反而越来越复杂。随着3G业务的增加,更使业务系统复杂度成倍翻番,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难题和运营难题,这些都构成了业务网演进的现实需求。
基于IMS规划业务层架构
  整体架构规划和分步实施是演进的关键,架构上可参考IMS的架构逐步改造现网网元,并不断增加新的网元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并无缝地嵌入已规划的架构中。实施可分三个阶段:业务融合、部件融合和网络融合。第一阶段通过业务融合来充分利用已有业务网络资源,满足用户对个性化、综合化的业务需求,与接入网络及终端弱相关;第二阶段通过部件融合,即通过对业务网络功能的融合,实现网络层次的简化和部件功能的集中,达到降低CAPEX和OPEX的目的;第三阶段通过业务网络融合,实现真正的清晰分层的IMS业务网络,对用户实现无缝的业务体验,与接入网络和终端无关,基于统一的控制机制实现所有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大幅提高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移动运营商现阶段业务网差别较大,尽管演进目标是一致的,但对于演进路线还是有差别的,需要采用符合自身情况的具体方法来实现业务网络改造,通过量身定做式的、灵活的、可行的解决方案来最大限度地保护已有业务投资。
  基于IMS的目标业务网络见图一,IMS业务架构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升业务的灵活性和可用性,以用户为中心;还可以提升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业务互操作性,支持FMC;同时大幅节省OPEX和CAPEX;天然对多媒体融合业务提供灵活强大的支持,使运营商处于未来多媒体业务的核心地位,以提升收入能力。
  与此同时,IMS业务架构与接入方式无关,支持WCDMA、CDMA2000、WLAN、DSL等各类方式,通过通用会话控制,采用SIP作为唯一的会话控制协议,达到与业务和媒体类型均无关。不仅如此,其还定义了在线、离线计费标准和各部件间的标准接口。
  所以,业务网络向IMS业务架构演进是大势所趋,目前重要的问题只在于如何演进,何时演进。
“业务网络化”的演进路线
  IMS业务架构的前景尽管并不遥远,但道路却是曲折的,因为业务层的演进应同时满足现有网络和未来的网络。由于业务层相对网络层是相对独立的,可以提前参照IMS思想进行规划和建设,而不是仅仅限于IMS定义的标准业务和部件,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保护运营商已有业务网投资,同时便于向IMS业务架构平滑演进。由于演进思路类似于网络建设的层次化、功能集中、流程驱动和统一管理思路,所以称其为“业务网络化”,即业务层演进按网络化的思路来规划,这其实也是IMS的核心设计思想。
  业务网络化整体思路见图二,通过这些部件的演进思路,既可兼容现网实际情况,又可与IMS的主要功能部件对应起来,主要内容如下:

  • 部件集成化

  •   现网各业务部件实现复杂,承担公共管理功能过多,可以简化业务功能部件,剥离公共功能,例如用户/业务/CP管理、计费和认证鉴权等,只负责业务逻辑的控制,便于向IMS业务标准部件演进和扩充,形成真正的、独立的业务能力部件,提高业务的灵活性和扩充性。
  • 开放标准化

  •   目前运营商向价值链各CP/SP开放,接口复杂且分散,不利于整合价值链资源,可通过统一标准的开放接口来接入第三方的业务和内容,提升业务和应用的丰富性,同时降低CP/SP的开发难度,而且开放网关可直接向IMS的OSG开放业务网关演进。
  • 管理集中化

  •   通过整合公共管理职能,包括用户管理、CP/SP管理、业务管理、定购关系管理、账户管理、用户认证、业务鉴权和定购关系鉴权、数据配置等,形成单独的公共业务部件,统一处理各业务的相关业务请求,增强业务组合能力,减少重复建设,而且可直接演进到IMS的公共管理平台。
  • 数据集中化

  •   通过集中数据库,统一存储业务数据、用户数据和计费数据等,使多业务共享数据成为可能,避免用户数据分散,可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数据的集中也为向IMS的GUP/PIM演进提供基础。
  • 计费融合化

  •   通过融合计费平台,可实现话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实时精确融合计费,同时支持后付费和预付费支付模式,计费方式可涵盖时长计费、流量计费、事件计费、位置计费、内容计费等等,也可直接向IMS的计费平台平滑演进。
  • 内容管理化

  •   通过CMS(统一内容管理)系统,快速实现多种业务内容货架的搭建和管理,更好地管理价值链内容资源,实现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设计、运营各种增值业务,通过统一PORTAL把内容集中演示给用户。
  • 营销客户化

  •   通过统一营销平台和智能搜索引擎,充分利用终端的便利性,实现个性化业务的主动式营销,真正实现通信指纹式的新型业务营销管理,还可以通过营销平台增强网上营业厅的运营和营销功能。
  • 运营一体化

  •   针对目前业务运营的条块分割性,可通过统一运营平台,结合CRM功能,实现全业务整体运营,统一策划,统一部署,为后续IMS融合业务的运营打下基础。   通过业务网络化演进路线,使业务层真正形成一张网络,而不是目前附属于核心网的地位。各关键业务部件都逐步演进为独立网元,多个网元本身和相互之间形成业务的网络化处理,通过技术规范予以统一。这样,业务网络化使得多种组合业务、融合业务、企业行业业务等可以更好地开展。通过业务网络化中提供的面向IMS网络的平台和业务引擎,将来支持IMS只需要升级SIP协议接口即可。
      尽管我们能够看到,业务网络向IMS融合的趋势和实施路线,实际上,涉及因素还很多,仍然有许多不确定性,因为实现基于IMS的业务网融合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它涉及网络融合、管理融合、运营融合和管制融合等等,面临一系列挑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业务网络融合是一种美好的理念和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但是在演进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加以解决。

    赛迪网 中国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