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新闻 > 移动数据业务发展前景探讨

移动数据业务发展前景探讨

2002-11-05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02年5月,随着中国移动GPRS网络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中国联通加快了CDMA2000网络的建设步伐。由此,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在2.5G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将正式拉开帷幕。他们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移动数据业务。在向3G演进的方案中,从确定标准到开始建网,中国移动选择了GPRS,而中国联通选择了CDMA2000。本文从同一“市场环境”角度分析GPRS和CDMA2000可能面临的若干问题。
  一、移动数据业务市场需求分析
  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对于使用移动数据业务所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收入低一些的人对于价格因素考虑得多一些,而收入较高的人群则更关注数据传输速度。但是,无论收入高低,其对移动数据业务的服务内容丰富这一项都很关注,调查表明,60%左右的用户选择这一项作为其选择移动数据业务应用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数据业务能否成功,关键是服务内容是否丰富。电子邮件/短消息是移动用户目前使用最多的数据业务,MMS则是用户未来最可能使用的一种业务。该业务被视为能够给运营商、SP以及终端生产厂家各方面都能带来崭新市场的一种业务。其次,手机银行和移动个人商务(例如手机炒股)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是很有潜力的数据应用。而移动娱乐业务(例如移动游戏业务)则是很多年轻人所喜爱的,也将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而对于远程互联网接入业务,由于移动终端对无线互联网支持存在缺陷,以及无线互联网所能提供的内容有限等原因,导致移动用户对远程无线接入互联网不是特别感兴趣。如此看来,移动数据业务最主要的需求还是那些方便、快捷和时尚的应用。
  来自咨询公司的调研结果表明,移动数据业务用户市场潜力巨大。所有手机用户,无论其收入如何,年龄如何,也不管现在是否在用移动数据业务,当问及将来是否会用移动数据业务,其回答都是肯定的。因此,只要能够提供有吸引力的移动数据业务,用户的市场是巨大的。在手机用户中,最具潜力的数据用户是那些中等收入(平均每月2000~5000元人民币)的人群,他们愿意为数据应用支付的平均费用将近55元/月,比39元/月的全体平均值高出37%。此外,这部分人群在手机用户中的比例很高。如果能够提供用户所感兴趣的移动数据业务,这个数字还会上升。现在中国的移动用户已经达1.8亿用户,如果有50%的人使用移动数据业务,中国移动数据业务的市场可以超过三百亿,因此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这个市场蛋糕做大。
  二、GPRS移动数据业务面临的问题
  截止2002年5月,全球GSM用户达到6.84亿户,作为GSM向3G过渡的技术——GPRS,继承了GSM庞大的用户市场。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60多个GSM运营商建设了GPRS网络,其中130多个投入了商用。这两年GPRS可谓风光无限,但GPRS能够续写GSM的辉煌吗?阻碍其发展的障碍是什么呢?
  1、“应用客户群体”的发展问题
  就GPRS的技术特性而言——上网连接速度快,可高速度传送图片、话音和视频多媒体等多项业务;具有“永远在线”的特点,使用户随时与网络保持联系;GPRS手机可以通过连接PC机浏览Internet网页,实现移动办公。从这些跨时代的特点中不难看出,GPRS的最大卖点就是数据业务。但在目前的中国移动消费市场,数据业务能够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在进行时”吗?根据IDC发表的2001年世界电信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1年语音通信占电信市场的86%,数据通信业务则不到14%。由此可见,语音业务仍然是当前电信市场的主流。同样,在目前的中国通信市场,语音业务更是占主导地位。以中国移动为例,在其移动数据业务中,唯有移动短消息一支独秀,但其在2001年业务收入中也只占1%多一点。
  移动数据业务在中国发展迟缓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大部分手机用户是中低收入者,对手机的要求不高,只要求能进行话音交流和发短消息。只有那些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中高收入者和年轻人,他们追求时尚,对新技术有新鲜感。其次,中国的移动通信业务普及得较晚,从模拟手机到第二代移动通信都是以语音业务为主。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大部分的移动用户已经对语音业务形成习惯,且移动用户对数据业务的认识还有一个过程。第三,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运营商的支持和合作,但目前移动运营商和ICP的合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并且互联网运营商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寒冬后正处于一个调整的阶段,它们对数据业务的认识和准备还不够充分。因此,即便开通了GPRS业务,中国移动能提供给用户的服务也很有限。第四,用户的支付能力不能支撑移动通信业的超常规发展,到2001年底,中国的人均GDP也不足1000美元,但2001年中国移动用户平均在移动电话上的花费达到每用户180美元,仅此一项消费即占去了人均GDP的1/6强。可见,我国电信消费是处于超前消费状态,不难想象,人们愿意拿多少钱来为GPRS等移动新业务买单。
  2、“应用技术”先天不足的问题
  GPRS是基于原有GSM网络的改良,是过渡技术,这注定了它的先天不足。既然是个过渡产品,移动运营商就必须考虑其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因而其网络规模也就不可能很大。目前,世界各大移动运营商在完成网络覆盖之后,没有继续扩大其GPRS网络容量。除了MMS可能会被广泛接受外,由于缺少SP的广泛参与,GPRS应用内容少是阻碍其发展关键要素。
  此外,GPRS还有许多待解的悬念。一个可能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是无线终止接收来电的功能。启用GPRS服务时,用户可以通过GPRS的浏览器浏览、收发信息,并根据流量支持费用。但是,如果缺乏终止接收来电的功能,一些未经授权许可的内容一样会不经过滤地发送给终端用户,而用户却一样要为这些垃圾内容付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制造厂家宣称其GPRS终端支持这一功能。
  3、致命束缚——GSM频率危机问题
  十多年来,GSM用户的发展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如今GSM庞大的用户群使运营商面临着GSM频率不足,在用户密集的大城市尤其严重。在GSM频率告急的情况下,大规模发展需要更多频率的GPRS几乎不可能。为了有效地利用无线频率,各移动运营商在进行GSM规划建设时,一般让每个信道支持20个移动用户,而一个GPRS用户在线下载数据时,就要占用4个信道。所以,GPRS引入后,对已有的GSM话音业务会有一定的影响,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用户情况看,留给GPRS发展的频率空间极为有限,而对GPRS有需求和有支付能力的用户恰恰又集中在这些大城市,因此,GPRS发展的确面临着致命的束缚。
  三、CDMA2000移动数据业务面临的问题
  目前,联通CDMA在中国发展势头良好,用户超过400万,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今年联通很有可能完成其700万用户的目标。而联通CDMA2000的建设,则将成为驱动CDMA市场发展的强大发动机,成为联通与中国移动争夺高端用户的重要手段。
  1、CDMA市场状况
  来自咨询公司的调查表明,用户对CDMA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有近80%的手机用户表示如果CDMA网络发展完善,他们会或可能会更换使用CDMA手机,其余的用户表示可能不会,没有人表示坚决不会。这表明目前观望者很多,原因是对CDMA不了解或者持怀疑态度,这些人是CDMA所要争取的对象。但是,有一点值得关注,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用户群回答可能不会的比例很高,表明目前中国移动的GSM网络对高端用户的品牌效应和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如果联通一开始就建立 CDMA的高端形象,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抗衡中国移动。此外,从用户购机考虑因素来看,价格仍然是首选因素。因此CDMA手机应该给予自己合适的价格定位,以吸引用户购买。另外,手机外观成为用户购机的次选因素,表明手机已经逐渐脱离高科技产品的形象,正在朝时尚消费品的方向发展。
  2、CDMA2000面临的问题
  (1)CDMA2000的高端定位问题
  目前高端客户基本上都在中国移动,而中国移动在网络覆盖、品牌等方面都比联通有优势。此外,目前如果用户从中国移动转到中国联通,手机号码要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端用户的转移。联通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CDMA2000高端定位的策略。如果 CDMA2000首先从中低端开始发展,采用比较合适的价格和高质量的服务吸引时尚的年轻一族,然后逐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高端用户进来,或许更有助于联通CDMA的快速发展。此外,带号码转网并不是一个技术难题,主要是行业管理的问题,联通应该力促行业主管批准带号码转网方案。
  (2)手机终端缺乏的问题
  虽然CDMA手机市场巨大,但是现在CDMA2000手机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因此,在市场启动之初,CDMA2000手机的定价不宜过高,应该让利给消费者,给市场提供价格便宜、功能强大的手机,让消费者首先能够接受,然后感受到CDMA2000的好处,等到占领市场后,利润自然接踵而至。
  联通应该更多地进入到手机销售中来,通过向手机厂商集体采购、向用户捆绑式销售等方式来降低手机价格,从而解决手机销售的问题。联通吸取了CDMA发展初期受手机数量及品种少制约了用户发展的教训,在CDMA2000网络未开通之前,就向韩国三星公司订购了70万部CDMA2000手机。
  从长远来看,联通和CDMA手机生产厂家之间需要紧密配合,只有联通CDMA网络成功了,CDMA手机才能卖出去;反之,只有CDMA手机生产厂商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手机,才能推动CDMA网络的发展。联通可以通过给CDMA手机销售补贴,联通和手机厂商之间的联合品牌等方式给予CDMA手机厂商支持。
  (3)数据业务应用不够丰富的问题
  目前,开展移动数据业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数据业务应用内容不够丰富。CDMA2000的移动数据应用也不例外。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联通应和服务提供商携手合作,共同开发应用来打开市场。中国联通借鉴韩日等国的成功经验,引进了美国高通的CDMA开发工具——BREW技术,期望开发商可以利用这个工具开发出适合用户需要的无线数据应用软件。目前高通已将BREW平台做到了芯片上,联通正在应用这种技术开发数据业务。
  四、结束语
  虽然GPRS和GSM相比有诸多技术优势,但不可否认它也有许多缺点,GSM市场已经成熟,要想让手机用户在短时间里接受GPRS连中国移动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只有解决了频率危机、丰富应用内容、降低资费,GPRS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对联通CDMA而言,高端定位的策略阻碍其用户发展。CDMA2000要在短时间内让用户接受,难度也不小。但是作为一个先进的移动技术,其长期发展前景应该是很乐观的。
  无论GPRS还是CDMA2000,开展移动数据业务都存在数据业务应用不够丰富的问题,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应该连手合作,共同开发应用来打开市场。

中国通信网(www.c114.net)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