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目前中国移动建设的CNGI(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网络已经催生了十几种可商用的基于IPv6的移动数据业务,包括奥运风云、奥运智能交通、奥运安保业务,电影购票业务,企业统一通信业务,多媒体会晤系统等,为北京奥运会和移动网络世界平添了几分新意。随着下一代互联网和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更多基于IPv6的新型服务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IPv6是根本解决方案
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末,我国1.62亿网民中间,有4430万人以手机为终端进入互联网,占我国网民总数的27.3%。但与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不相匹配的是,海量的移动终端使得我国的IP地址资源出现了巨大的缺口,长此下去将会影响互联网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总经理周建明告诉《中国投资》:“目前,移动通信发展迅速,服务对象从‘人与人’通信向‘机器与机器’通信发展,中国移动潜在IP地址需求量预测合计5.2-9亿。然而,全球IPv4地址预测到2011年1月耗尽,这将给中国移动以及我国移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制约”。
实际上,目前使用IPv4私有地址已经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大量启用私有地址,现有很多移动业务存在地址转换问题,增加了组网复杂度,并且影响到业务开展速度和质量。
周建明告诉记者:“IP地址不足已经导致业务开展受限、网络结构复杂、运营成本上升。而IPv6其地址容量约为3.48×1038,在地址规模上无后顾之忧。IPv6才是解决IP地址不足的根本方案,有利于新业务的引入和简化网络结构。因此,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对移动通信具有重大意义。”
CNGI建设成就斐然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旨在通过引入IPv6彻底解决地址资源瓶颈,并打造更为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新一代互联网。记者了解到,目前CERNET2、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科院、中国联通和中国铁通这6个主干网含国际交换中心已全部完成验收。
周建明表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委和CNGI专家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5年的努力,中国移动建设了运营商中规模最大的CNGI核心网之一,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他告诉《中国投资》:“中国移动CNGI不仅仅定位于IP承载网,而且按照NGN架构组织起来的完整的体系,涉及业务网、核心网、承载网和接入网组成的有机整体。我们先后承担了5大国家应用试验项目,通过合作方式另外承担5个专项,还通过自立项目基本覆盖NGN网络的各个层面”。
事实上,通过对该CNGI核心网的建设,中国移动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运维和管理等积累了经验;而且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开发出不少面向IPv6的业务和应用,如奥运安保业务、电影购票业务、多媒体会晤系统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还借助CNGI核心网建设,完成了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下一代互联网研发成果,并且推进了国际标准化:提出了十数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提交专利超过21篇;并且向3GPP、OMA、IETF等通信行业的国际标准组织提交文稿超过30篇,取得在国际互联网标准化组织形成RFC及多篇Draft等突破。
产业链发展任重道远
“此外”,周建明说,“中国移动还突破了IPv6在移动通信领域发展的关键环节,促进了该领域IPv6价值链的发展和成熟,为国内科研机构、设备制造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等产业相关单位提供了研究开发和试验环境”。
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CNGI建设大规模采用国产设备,尤其核心网主设备约83%采用国内厂家设备,在业务和应用方面基本全部和国内厂家合作,直接接入或者设备接入中国移动CNGI网络的试验公司达11个,促进了国内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链的形成。
目前,华为、比威等公司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的宽带接入设备、武汉烽火公司的互联网关等已经在CNGI示范网络中投入使用的IPv6系统和产品,很多在核心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些核心技术的突破,不仅缩短了我国在互联网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也使我国有望在国际上率先实现IPv6商用。
同时,周建明也坦言:“目前,终端、业务是IPv6产业链的最短板,而这恰恰是该技术为用户所接受的核心环节。应该说,IPv6还缺乏杀手级应用,没有好的模式吸引SP的投入和用户的使用。移动IPv6技术能否大规模商用最终还是取决于用户的接受程度”。
他还表示:一个产业的发展不能只靠少数公司的带动,应该建立一个产业联盟,在政府的推动下进一步加强运营商、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合作,这是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同时,国家要尽早出台产业发展规划,来保障下一代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中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