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改造后的变化
系统承担大话务量能力增强:系统改造前,忙时呼叫量经常造成话务拥塞,并可能引起系统瘫痪;系统改造后,可以承受每小时25000次的大话务量压力要求,满足了上海电信查号中心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的需要。
丰富业务应用成为可能:系统改造前,上海电信114只能为用户提供电话咨询方式;系统改造后,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短信、E-mail、Web等多种手段进行查询,系统还提供相对应的多种反馈手段,提高上海电信114的业务能力,提供了充分的业务发展空间。
实现IVR业务流程的实时更新和实时监控:原有系统上自动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时,每一台IVR服务器都要分别进行流程更新,而且还需要重新启动服务;系统改造后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线发布和流程更新有效提高系统运行能力。
平台改造具体工作
对南泰、黄兴现有CTI Link进行升级,以提高CTI Link的处理能力;增加专用的CTI软件,以实现短信、传真、Web等多媒体接入的统一路由处理。在应用上充分考虑为今后的新业务预留应用接口,便于新业务的快速加载;对原有的查号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数据进行优化;对现有的查号方式进行整合,去除利用率低不适合的查号方式,并对企业电话信息分散数据进行整理,提高此类数据查到率;在现有企业电话数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增加多运营商、查号优先级、关联信息等数据加以字段拆分,为今后的应用加载提高可扩展性;改造现有的培训模式,通过实现看打、听打的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的质量与进度;对录音系统进行改造,实现全程录音监控、实时话路监听,并增加相应的录音存储设备,进行录音数据的备份存储归档。进一步提高座席的服务质量,并为可能发生的用户投诉纠纷提供证据;考虑在这次改造工程中使用专用的TTS服务器,进行文本-语音的转换,以提高IVR自动播报语音的质量;提高查号平台性能
系统建设方案
本项目对114南泰、黄兴两个查号台(虚线上方部分)进行改造(如图),改造后的南泰、黄兴两台在查号应用上将采用与目前已经建成的114国立查号台相同的应用架构,使用Client/Application Server/Database Server三层结构运行查号应用。114管理中心与97系统的数据接口保持不变。
此方案获“2005年中国通信业百个成功解决方案奖”。
更多信息请登录: www.channelsoft.com

系统网络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