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制造 > 做强产业链为TD-LTE发展之道

做强产业链为TD-LTE发展之道

2012-03-30 22:09:4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宣布,到2013年,中国移动将在国内建设20万个TD-LTE基站。消息一出,产业链十分振奋。一周后,中国移动在杭州开启了首个TD-LTE网,普通用户通过Wi-Fi手机就能够真实体验TD-LTE。

一时间,TD-LTE似乎突然提速了。对于TD-LTE产业发展来说,这无疑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TD-LTE的提速也令业界关于TD-LTE的讨论也火热起来。试商用、分频谱、发牌照,人们对于TD-LTE越来越迫不及待。

而不少业内专家表示,目前TD-LTE规模试验还未结束,很多指标还没有得到验证。而TD-LTE产业链的成熟度更有待提高,现在讨论商用、牌照等问题还为时过早。

在终端芯片方面,大部分厂商仍在观望,产品成熟度低于预期。从目前的情况看,惟有政府和运营商的强力拉动才可能解终端芯片滞后之困。

在频谱方面,F频段已经划给TD-LTE,业界仍竭尽全力争取更低的优质频谱。700M频段的划分尚不明朗。有专家指出,通信业不应急功近利,谋求与广电的双赢方案才是当务之急。

而爱立信近日推出的GSM平滑升级TD-LTE方案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TD-LTE未来如何部署?站址问题如何解决,中国移动已经心中有数。

TD-LTE语音解决方案短期内将二选一,长期将过渡到VoLTE。有专家指出,TD-LTE语音方案不是不着急,而是受制于芯片的发展缓慢。

而在国际化方面,中国移动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是仿佛仍然雷声大、雨点小。主流国际运营商继续全部倒向FDD阵营。国际化究竟应该怎么做?中国移动需要怎样的国际化?

本期《通信产业报》推出“五问TD-LTE”选题,从终端、频谱、升级、语音、国际化五方面探讨TD-LTE发展之道。TD-LTE需要的是专心做好规模试验,踏实提升产业链。待产业真正成熟之时,才有底气。

1问终端:如何破解终端芯片发展滞后难题?

让产业链看到回报

每当谈到TD-LTE规模试验时,被诟病最多的就是终端芯片。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终端是目前TD-LTE面临的两大挑战之一。

前景不明,厂商观望

在TD-SCDMA发展过程中,终端芯片的滞后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直到现在,终端仍是制约TD-SCDMA推广的重要因素。有了TD-SCDMA的发展经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与中国移动在TD-LTE发展伊始就多次强调加快终端芯片发展的紧迫性。

然而,终端芯片今天再次成为拖累TD-LTE产业链的一环。业内多名专家表示终端芯片的成熟度似乎还不及测试仪表。

对于这个困扰产业链发展的“老问题”,TD技术论坛秘书长时光表示,现阶段,导致终端芯片发展较慢的原因来自两方面:首先是不确定因素,包括商用进度的不确定与频谱划分的不确定。

其次是人们对终端芯片的高要求。
在不确定因素方面,时光表示:“频率分配将直接影响芯片的设计。与系统设备改动较小不同,如果频率方面有改动,整个芯片甚至终端都要改动。频率的不确定,使得终端芯片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方向都不确定。目前芯片厂商都很关注TD-LTE未来将工作在哪个频段,从技术角度讲,应该有更适合移动通信业务的频率指配给TD-LTE。

终端芯片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人们不断提高的要求。时光表示:“未来的网络是多种制式共存的,芯片将面对从800MHz到2.6GHz的各种频段,从GSM到TD-LTE的各种制式,从语音到视频互动等各种数据速率的业务。在复杂度增加的情况下,人们要求终端芯片的能耗要更低、集成度要更高,而同时又要求更低的价格,智能终端的价格动不动就在千元以下。总的来说,就是任务重价格低,这对终端芯片的挑战很大。”

让厂商看到回报

虽然TD-LTE终端芯片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但是相比TD-SCDMA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TD-LTE第一阶段规模实验中,已经有11家芯片厂商和多家终端厂商参与其中。目前,TD-LTE多模终端芯片的测试已经正式展开。

总结第一阶段规摸试验,尽管国际芯片厂商也积极加入进来,但在真正敢于做行业先锋的却很少。它们往往还是采取观望态度,期待TD-LTE牌照颁发,产业更明朗的时候才肯发力。加快TD-LTE终端芯片发展的重任还是落在了国内厂商身上。

而在国内厂商方面,表现抢眼的海思、创毅视讯等都不是TD-SCDMA主力厂商。而TD-SCDMA商用芯片大厂如联芯科技、展讯、联发科的进展却比较慢。而后者拥有大量TD-SCDMA商用芯片,TD-SCDMA开发经验丰富,在面对TD-LTE时本应更具优势。

是对于TD-LTE“信心不足”还是难以“两线作战”?人们不禁思考,它们在TD-SCDMA发展中是否得到了期望的回报?

其实,这部分厂商本应成为我国发展TD-LTE的中坚力量。我国政府和中国移动应该加强对这部分厂商的引导,使它们尽快赶上TD-LTE发展的步伐。时光表示,对于TD-LTE终端芯片的发展来说,也许让厂商看到回报是最重要的。TD-LTE能不能在技术条件和产业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在高速数据需求比较旺盛的局部地区、热点地区先用起来。这样厂商不仅投入,也能看到回报,这将推动终端芯片的发展。

2问频谱:做强TD-LTE需要哪些频谱?

频谱分配受关注

对于无线通信来说,频谱是稀缺资源。频谱的优劣直接影响网络覆盖。为TD-LTE分配什么样的频谱,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

TD-LTE频谱尚不明朗

目前,我国已经为TD-LTE规模试验划分了50M频谱,频段为2570MHz-2620MHz。业内普遍认为这一频段较高,不利于TD-LTE发展,并呼吁为TD-LTE划分更优质的频谱。

未来,TD-LTE将使用什么频谱?目前还不明朗。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终端芯片厂商不敢大量投入,选择观望。而TD-LTE未来将采用什么语音解决方案,也将取决于分配什么样的频谱。
按照中国移动的预测,到2015年,发展TDD可能面临390M的频谱需求。而在很多专家看来,TDD的频谱需求可能会超过这个数字。

国家频谱管理研究所顾问何廷润表示,在TD-LTE商用初期,将是轻载的网络,这个时候对于频谱的需求还不明显。而到了发展中后期,网络压力变大,TD-LTE将需要更多频谱。

在国际上,欧盟仅将TDD定位为FDD的辅助网络,并将绝大部分频谱分配给了FDD。日本、美国也是如此。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曾表示,目前全球的TDD频谱资源状况十分严峻,FDD获得的大部分频谱是大块的频段,而TDD获得的频谱往往是FDD分配后剩下的零碎频段。

焦点在低频段频谱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称,小灵通使用的1.9GHzF频段以后将用于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这无疑是对TD-LTE的利好。然而,对于中国移动期盼的低频段频谱,还未涉及。而低频段的优质频谱才是TD-LTE最需要的。以2GHz和700MHz两个频段的路径损耗为例,采用700MHz频段所用的站点仅仅是2GHz的33%。

目前,业界讨论最多的优质频谱主要是700M和450M频谱。700MHz频段是模拟电视转换成数字电视后在UHF频段空出的频率,能够被广播电视之外的系统使用,因此也被成为“数字红利频谱”。我国广电部门已经于1992年开始让出一部分频谱用于通信。

同时,我国已于2012年4月1日起停止对含有450-470MHz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型号核准,不再办理已取得含有该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书的延期手续。这部分频谱未来也有望用于TD-LTE。3问升级:未来TD-LTE基站部署的主流模式是什么?

新建+升级

TD-SCDMA平滑升级是主流模式

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3月1日结束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表示,2013年,将通过新建和升级的方式使TD-LTE基站超过20万个。有关专家表示,为了节省站址资源与投资,中国移动在部署TD-LTE基站时将优先考虑与现有GSM、TD-SCDMA的共站址方案。平滑升级的解决方案将被大量应用。平滑升级的网络升级方案具有节省站点投资、能耗和部署时间的优点。

早在第一阶段规模试验中,6个试验城市搭建的TD-LTE基站就基本采用了共站址方案。在日前开通杭州TD-LTE体验网中,浙江移动应用TD-SCDMA向TD-LTE平滑升级技术。爱立信近期也对由GSM向TD-LTE升级进行了实践和验证。

TD-SCDMA平滑升级是主流模式

在中国移动TD-SCDMA四期招标中已经对向TD-LTE升级能力做出要求。TD-SCDMA市场中主要几家设备商都能够支持平滑升级。

有专家表示,中国移动对于TD-SCDMA平滑升级到TD-LTE的方式十分欢迎。从硬件条件看,目前仅适用F频段。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文称,小灵通使用的1.9GHzF频段以后将用于TDD发展。早在TD-SCDMA四期招标中,A+F的射频单元便已经成为主流。今后,中国移动可能通过平滑升级,在同一个基站,利用A频段提供TD-SCDMA服务,F频段提供TD-LTE服务。但是该方案目前还受到3/4G频率规划的影响,有一定的政策风险。

然而,仅依靠TD-SCDMA网络的升级不能满足TD-LTE长远发展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表示,目前TD-SCDMA的基站密度不足是TD-LTE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建设22万个TD-SCDMA基站,要想为TD-LTE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还需要加大TD-SCDMA投入。

GSM升级LTE方案值得肯定

除了由TD-SCDMA向TD-LTE平滑升级方案,近日爱立信提出了由GSM向TD-LTE的升级方案。日前,爱立信已经对该方案做了试验,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该方案已经报给中国移动。

爱立信表示:“我们建议TD-LTE既可以与TD-SCDMA共站址,也可以与GSM共站址,后者的好处是有更多的站址资源,建站灵活性更大。采用爱立信的GSM共站址方案,在提供TD-LTE覆盖的同时,不但不会降低GSM网络的质量,甚至还有部分提高。”

对于爱立信提出的GSM升级TD-LTE方案,中国移动相关人士表示:“首先,中国移动欢迎这种做法。一方面,在技术上该方案是个创新;另一方面,这弥补了爱立信在F频段产品方面的缺失,使得爱立信能够为中国移动提供全套产品。同时,在该领域国际厂商的回归也是件好事。”

同时,该人士也指出:“虽然爱立信的方案值得肯定,但这并不代表其它厂商会跟进推出类似的方案。不同厂商的市场策略不同,对于其他厂商来说这样做不一定划算。对于中国移动来说,TD-LTE未来共用GSM站址的方法不只是平滑升级一种。”

4问国际化:TD-LTE如何摆脱雷声大、雨点小的境况?

机遇与挑战共存

TD-LTE国际化三步走

饱尝了TD-SCDMA独自发展的艰辛,中国移动在TD-LTE发展初期就提出要大力推动TD-LTE国际化。对于一种网络制式来说,国际化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国际化能够扩大TD-LTE的产业规模,从而降低整个产业的成本,使参与各方充分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另一方面,TD-LTE国际化能够带动国际运营商和国际厂商参与进来,把他们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应用于TD-LTE,增强TD-LTE产业链的能力。

在国际化方面,中国移动做了诸多努力,成立GTI(TD-LTE全球发展倡议)是这种努力的代表性事件。在2012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GTI成功举办第六届LTETDD/FDD国际峰会。会上,GTI运营商联合宣布了宏伟的TD-LTE规模部署计划:到2014年全球TD-LTE基站将达到50万个,覆盖人口超过20亿。

 纵观TD-LTE这几年的发展,不难看出,在国际化方面,TD-LTE是雷声大、雨点小。目前,欧美主流运营商都已经加入FDD阵营。而选择TD-LTE的国际运营商绝大部分都是各国的中小运营商或新兴运营商,难以对国际格局产生影响。

首批运营商缺乏规模效益和经验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表示,TD-LTE目前在国际上面对的挑战也很大。大部分对TD-LTE感兴趣的运营商都是新兴市场和实力较弱的运营商。这虽然扩大了TD-LTE未来全球产业规模,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力环境,但另一方面,这些新兴市场运营商在经验和规模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第一,新兴市场运营商缺乏TDD成功商用经验。东南亚、澳洲、中东、南美地区的TDD运营商,大多是以前WiMAX运营商,往往有有线电视方面的资源,但缺乏无线网络运营的成功经验。

第二,首批商用的TDD运营商规模有限,他们能否良好发展对TDD国际化影响很大。目前,单个TDD运营商的规模都非常有限,难以带动TDD产业快速发展。如果这些运营商发展受挫,将会对TD-LTE国际化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新兴市场TDD运营商部署需求急迫,首先,新兴市场的环境决定了其无线宽带发展潜力巨大;其次,新兴市场的LTEFDD运营商普遍实力较强,TDD发展的关键是抢占先机。

三步走

在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推动TD-LTE国际化仍需要有条不紊地按步骤进行。黄宇红表示,TD-LTE国际化工作目标应该分三步走:第一,实现TDLTE与LTEFDD在标准、产品、测试、认证和应用上的全面同步;第二,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吸纳国际制造企业,提升产业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第三,赢得国际运营商的选择,实现TD-LTE在全球“三分天下有其一”。

5问语音:哪种语音解决方案适合TD-LTE?

短期二选一

长期方案取决于频谱

目前,业界较为成熟的语音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三种,包括:第一,基于电路域网络提供语音业务,由于主要采用CSFB技术,也称为CSFB方案。第二,基于IMS网络提供语音业务,即VoLTE方案,又可分为基于SRVCC方案和非SRVCC方案。第三,基于多模双待终端的方案。

中国移动目前尚未确定其语音解决方案。中国移动相关人员表示,短期内,中国移动将在CSFB方案和多模双待终端方案中二选一。而长期来看,一定是VoLTE解决方案。

据悉,中国移动在选择TD-LTE语音解决方案时非常慎重,“毕竟一旦选错,网络改造的成本是很高的。”对于选择语音解决方案,总的原则是投入产出比好。既满足语音效果好的要求,又对现网改造少。

短期二选一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就CSFB方案和多模双待终端方案展开研究论证。

短期内,将选取其中一种方式作为TD-LTE语音方案。
CSFB技术适用于2G/3G电路域与TD-LTE的无线网络重叠覆盖的场景,网络结构简单,不需要部署IMS,CSFB技术能有效利用现有CS网络投资,但是,由于CS语音会导致TD-LTE下频繁的模式切换,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

另外,CSFB技术要求TD-LTE和2G/3G同覆盖,并对网络和终端都提出了新要求,例如需要升级MSCServer等网络设备以及需要终端支持CSFB功能等。因此,CSFB技术只是在TD-LTE网络中提供语音业务的一种过渡方案,并不适合长期使用。

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双待终端可选择TD-SCDMA/GSM模式建立语音业务,选择PS域当时附着的网络建立分组域业务,对网络没有额外要求,但终端实现比较复杂。

未来方案取决于频谱

从长期来看,中国移动将选用VoLTE解决语音问题。“但究竟选择基于SRVCC方案还是非SRVCC方案还要看TD-LTE能够获得什么样的频谱。”中国移动相关人士表示。

据悉,在国际上,Verizon就是采用VoLTE语音解决方案,具体为非SRVCC方案。这主要是因为Verizon部署LTE使用的是700MHz频段的优质频谱。如果频谱比较高,就只能采用SRVCC方案了。

目前,中国移动得到的TD-LTE频谱较高,采用SRVCC方案的可能性更大。SRVCC技术适用于运营商已部署IMS网络,在TD-LTE网络已经能提供基于IMS的语音业务,但TD-LTE没有达到全网覆盖的场景。随着TD-LTE网络大规模建设,大量使用IMS系统提供语音业务时,SRVCC的语音切换几率会越来越小,就可以逐渐给用户提供越来越好的无缝的、优质的语音业务体验。但是,SRVCC技术需要部署IMS网络和SRVCCAS;需要升级现网部分MSCServer;需要e-UTRAN、MME和HSS支持,另外,也需要终端支持IMS客户端和SRVCC能力。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