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谢尔盖·布林24岁创立谷歌、马克·扎克伯格22岁创立Facebook那样,这些将个人兴趣与职业梦想完美契合的极客创业者身上都有着相同的特征:年轻、勇敢、自由,甚至自我。当然,这些年轻人后来改变了世界。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信息技术的同步自由传递使得中国与世界的地缘关系正在变“平”变“湿”。一群对新技术和新应用极度痴迷的年轻人推翻了语言的樊篱、文化的差异,企图通过追寻全球趋势重新定义技术、商业甚至社会运转模式。比如街旁创始人刘颖、杨远骋,玩转四方创始人谢晓、拉手网创始人吴波等,他们都在试图从时下美国正当红的Foursquare身上寻找商业灵感。
这显然是一个值得进入的、充满想象力的全新社交领域。2009年底,Twitter先是推出了自己的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软件,在发表“微博”的同时关联上自己的位置信息。随后,Twitter收购了一家与位置服务相关的软件开发商,而Facebook收购Foursquare的传闻虽然最终并未成真,但前者也已经暗暗修改了隐私条款,为日后涉足位置服务领域扫除了自身障碍。
2010年6月,Twitter正式发布了“位置(Places)”功能,在之前分享经、纬度坐标或周边信息之余,可以更直接地发布更具体的方位信息。不落人后的 Facebook则于7月初收购了一家提供位置服务的旅游信息分享网站NextStop,推出自家的位置服务产品似乎只剩下时间问题。
除了已经出手的社交领袖之外,苹果、微软、诺基亚、AT&T也都在积极找寻着让自己变得年轻起来的新机会。资本圈自然更不会闲着。在2009年9月获得区区135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后,Foursquare在今年6月底顺利斩获了第二轮2000万美元的投资,而公司的估值也从彼时的600万美元飙升至9000万美元。
获得资本青睐的远不止Foursquare一家。Gowalla于2009年12月拿到84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而Geodelic则赶在Foursquare再度融资的前两天也收获了第二轮投资,两轮总计1050万美元。
当Facebook风靡全球的同时,中国有了校内、开心网……当Twitter诞生后,中国有了饭否、嘀咕、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越来越趋于简单化、碎片化的SNS产品形态变得越来越“性感”,让越来越多的人忘乎所以地沉湎其中—因为他们在网络上越来越靠近了人类最真实的交流形态—碎片化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