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在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近年来,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扩展,传感设备和计算机识别和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用户对物联网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物联网逐步成为通信和互联网行业中最为活跃和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
据预测,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整个物联网市场的市场潜力预计达到万亿美元级。
物联网的巨大市场潜力源于构建信息泛在化社会(U-Society)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物联网是信息泛在社会的基础支撑网络。
在技术层面,物联网是通信网络技术演进和存储与运算技术的革新。
- 以3G/4G、RFID和传感器为代表的通信技术演进和支撑,使得完整网络覆盖和即时传输成为可能;
- 智能判别: 网络可了解不同使用者的个性与使用习惯,以达到定制化、多元化的服务提供;
- 在社会层面,物联网最终将实现社会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 。
- 透彻的感知: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快速获取任何相关信息,并加以跟踪分析,以便采取即时应对措施和中远期规划。
- 智能化社会:基于及时而全面的数据信息,运用智能手段和工具整合、分析和处理复杂数据,以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应对跨行业、跨地域和跨部门的问题。
- 隐私保护:智能卡的信息可能被隐蔽的阅读器读取;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被窃取;在拥有高权限的社管部门面前,用户的个人信息完全显现。
- 负责系统:超大量的数据的存储、复杂的计算、行业交叉的解决方案等,使整个智能化系统相当复杂,对数据库和处理中心的能力和成本都是巨大挑战。
物联网的发展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目前诸多挑战仍是硬伤,所以物联网只能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发展。
物联网的机遇包括:

其次,运营商要在传感器应用成熟的领域谋求合作机会,例如仓储、运输等,在这些领域,运营商的通道作用比较明显,可以以此为辅;
再次,运营商需要加强数据计算、处理能力,加深对用户/物品运动特性和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不断提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最后,运营商能够在局部智能的基础上扩建富集”4W1H”(where、when、who、what、how)信息传输的物联网。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