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增值业务 > 移动支付或甩开运营商 银行系已占上风

移动支付或甩开运营商 银行系已占上风

2011-08-15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8月9日,HTC宣布与中国银联和方付通在上海正式缔结战略联盟,同时,HTC发布了首款为银联移动支付标准定制的手机——HTC“惊艳”。
  HTC“惊艳”不仅具有远程支付的功能,还内置了NFC芯片,可以实现近距离支付,同时它还是首款支持银联移动支付的智能手机。HTC亚太及中国区企业事业部负责人陈敬宏告诉《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该款手机是双模手机,支持GSM/CDMA两种制式,这意味着该款银联移动支付手机将不受运营商的限制。
  据悉,目前该款手机正在进行入网测试,一旦拿到入网许可证,将可以任意选择接入网络。‘惊艳’计划将于9月上市。
  银行系已占上风
  近年来,随着用户对于移动支付的需求愈加强烈,也在运营商和银行之间开始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谁会主导移动支付市场是争夺的关键点。
  此前,中国移动已经开始在一些城市进行试点,但是在5月份公布的第一批后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名单中,并没有联动优势;另一方面,中国移动一直力推的2.45GHz近距离支付标准落选国标,而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成功上位,这意味着运营商冲击移动支付市场的第一波努力基本宣告失败。
  进入2011年,银联在移动支付市场加紧布局。截止今年6月,中国银联已与157家银行签署业务协议。在支付终端方面,银联也已经与HTC、TCL和大唐三家终端厂商宣布合作。此次的HTC“惊艳”更是专为银联定制,在手机的软、硬件两个层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和优化。
  陈敬宏告诉记者,该款手机在初期将只在银行网点销售,不会出现在运营商网点和社会渠道上。
  跨越安全瓶颈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银行系现阶段在移动支付市场占据上风,但是对于运营商而言,在包括公交刷卡等在内的小额支付领域依然具有一定优势。
  中国移动从2009年开始涉足移动支付,在手机小额支付、一卡通、世博手机票等方面都有过成功的案例。目前,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月均活跃用户200万。去年全年累计交易额30亿元,今年3月单月交易额超过4亿。
  而对于数额较大的远程支付业务,运营商和银行都必须解决安全问题,才有可能进一步推广。陈敬宏表示,“惊艳”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改善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拥有国家级的安全保证。据记者了解,该款手机将安全模块内置到手机中,采用硬件加密形式,通过了银联安全认证、合作银行安全认证等多层保障。同时,HTC还提供了基于云的手机定位、手机锁定以及远程清空手机信息等多种服务。
  最自由的支付方式
  陈敬宏告诉记者,即将上市的“惊艳”具备信用卡还款、缴费通(移动、联通、电信、电费等)、游戏点卡、余额查询、酒店、电影票、文艺、理财产品等功能。消费者可在同方付通合作的银行在线申请手机银行业务。同时该款手机还能进行远程账单支付和POS机台感应消费,并可通过手机商城进行手机购物等多种增值服务。
  目前在手机上实现移动支付的方式有三种:将支付模块内置在手机中、内置在SIM卡中或内置在SD卡中。陈敬宏告诉本报记者,三种移动支付解决方案HTC目前都可以做到,而此次与银联合作推出的“惊艳”采用了第三种方式。这种方式是三种方式中最自由的,用户可以在不同手机和运营商之间自由选择。

通信产业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