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中,人类社会的主要财富将由移动互联网产生。”美国通用无线公司总裁王维嘉的论断对于能够参与到移动互联网财富瓜分的企业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而在这些企业当中,电信运营商又扮演着尤为特殊的角色。不过从互联网时代开始,就出现在电信运营商头顶的“管道化”阴云,在移动互联时代也将会严峻,而这显然也是运营商所极力避免出现的。
管道化的威胁
进行移动互联布局发展模式仍需摸索推进运营商无线布局
对于运营商陷入网络业务“管道化”的争论其实早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投入巨资建设了网络,最终催生出新浪、腾讯等诸多互联网巨头,而中国电信最终只收取少量的网络使用费,运营商在互联网时代被完全边缘化了。这对于前期投入巨大并掌握宝贵的无线频谱资源的移动运营商来说,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而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运营商面临的“管道化”威胁则更为严峻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大部分增量利润涌向了创新型技术公司,电信运营企业管道化的趋势日渐明显,海量数据流量冲击了电信网络承载能力,却未能带来相对应的收入和盈利。
在2011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就用“前所未有的挑战”来形容中国移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极大丰富了移动通信和信息服务的业务种类,让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巨大的产业调整,引发产业价值链发生变化,电信运营企业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冲击。
进行移动互联布局
“我们不想沦为‘管道’。”王建宙的表态代表了运营商的共同心声,在即将出现的庞大市场面前,运营商绝不满意仅仅通过管道的方式攫取其中微乎其微的份额。因此,三家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布局,其实已经在或明或暗地展开,这也意味着三家运营商在另一个领域的竞争又已经拉开了大幕。
作为布局移动互联网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三大运营商目前均推出了各自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并给予应用开发商70%的销售收入分成。对此,一位正在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人士介绍,以往和运营商合作的SP,只能拿到分成30%左右,最多50%;目前三大运营商却给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商开出“三七分成”的优惠政策,足以说明这一领域的竞争态势。易观国际分析认为,三大运营商推出应用商店一是利用开放共赢的商业模式,整合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强化竞争力;二是通过满足智能手机应用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全面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
发展模式仍需摸索
虽然运营商已经着手进行了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布局,但目前来看,这种布局还只能算是初始阶段,还谈不上差异化的策略,比如三家运营商不约而同地扎堆应用商店,中国移动最先推出“MobileMarket”(简称MM),随后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正式上线,中国联通的应用商店UniStore也将于10月上线。
另外,三家运营商几乎同时推出了千元智能手机,以争取更多的数据业务用户。同时,为了加快在内容应用方面的开拓速度,它们又以相同的基地模式作为运营商在发展增值业务方式上的最重要的创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想要摆脱“管道化”的命运,那么做出大的转变是必须的,但是如何转变、怎样布局,现在谁也无法给出标准的答案,只能有待运营商自己的摸索和试探了。
推进运营商无线布局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在生活更加便捷的同时,人们对于无线数据流量的需求也越发突出了,这也对运营商的网络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运营商来说,无线局域网WLAN无疑是当前情况下解决用户流量需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在实际当中,三家运营商也的确加快了WiFi热点的布局力度和广度,运营商的移动互联战役,首先在无线布局方面展开。
中国电信日前宣布启动了“宽带中国翼起来”活动,公布“无线中国”计划,目标是全力铺设WiFi热点。在其设想中,天翼WiFi热点将覆盖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与其3G网络、卫星以及有线宽带无缝融合。据中国电信介绍,目前国内的天翼WiFi热点已达30万个,而预计到2012年底,这一数字将达100万个。在快速布局扩张的同时,中国电信还通过推出WIFI时长卡的方式,把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用户也纳入其无线阵营中。
在中国电信的发力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自也不甘落后。今年年初,中国移动便宣布未来三年将WiFi热点数量增至100万个,并呼吁手机厂家全面支持WiFi。中国联通计划今年年底覆盖4万栋建筑物。此前联通已向用户免费开放体验WiFi,9月之前联通手机用户都可参加,无时长和流量限制。
除了业务布局,运营商WiFi业务之争的另一个方向是资费。在中国电信最新发布的WiFi业务中,免费体验时间由2小时提升至5小时,超出时限后,将按每分钟3分钱的资费收取上网费。而北京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WiFi的资费将进一步降低。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表示,用户需求旺盛和网络“减负”的迫切心情是运营商加快发展WLAN,增加WiFi热点覆盖的主推力。WiFi移动性高、成本低、建设速度快,能有效移动数据起到分流、减负作用。WiFi+3G的模式获得了运营商的普遍认同。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