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增值业务 > 手机游戏有可能引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

手机游戏有可能引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

2010-07-15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导读: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突破2亿。作为其中一大特色应用,手机游戏用户目前已达6000万,凭借64.3%的使用率居首。
  互联网时代的辉煌至今叫人难眠。那些虚拟世界中的弄潮儿如占据历史节点般不可复制,但这并不意味他们引发的“蝴蝶效应”无以复加,和阻挡新生代们对“下一站辉煌”有增无减的热盼。不论当年的腾讯,还是眼下的物联网概念,都或只是前奏。业界乃至全社会对日渐成形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寄望之高,毫不亚于当年众人下海淘金时,白热化着不可限量的起锚。
  有最新数据为证,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突破2亿。作为其中一大特色应用,手机游戏用户目前已达6000万,凭借64.3%的使用率居首。
  既非复制,此乃更大规模的世界波?无从预知。我们眼下所能看到的,是多次携手知名媒体及游戏开发商开展“手机网游用户行为调查”活动的当乐网调研显示,2009年,月均消费超过30元的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比例高达33%,明显高于手机单机游戏用户。相关专家因此预测,2010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有望达25亿元。2011年,该市场规模将达42.08亿元。从2008年到2011年,手机游戏市场复合增长率将为45.54%。
  一连串数据彰显的不仅是继电脑游戏后,最诱人金矿的潜在价值,而且是“娱乐先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有领军气度的代表力量。
  优势毋庸置疑。较单机游戏同质化严重、生命周期有限、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泛网游模式带来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有用户口碑为证。据相关手机网游负责人介绍,2009年,在3G移动互联网风生水起中,新版4.0斗地主、象棋游戏凭借精美的画面和更快的响应速度迅速积聚人气。当乐网的细化调研发现,在游戏开发商的众多产品中,玩家对传统武侠、古典名著、Q版卡通和西方魔幻四类网游题材格外钟情,累计占比高达82.0%。这一态势还将随着此前最遭用户诟病的流量费太贵、网速太慢问题缓解,而趋快。
  一方面,准4G、具有100Mbps数据下载能力的LTE技术布局和演进日渐加快,与之适配的移动宽带终端也毫不示弱。日前,作为移动宽带和融合终端领导者的华为发布及展示了以C8600为代表的系列化CDMA智能手机,不仅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Chrome+UCweb的双浏览器全网页浏览还能同时打开8个网页。
  另一方面,中国的电信资费逐年下降已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据《南方日报》报道,近日一份由工信部、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移动本地电话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让“单向收费”再成热点。其实仅在过去的2009年,从电信、联通率先破冰手机通话单向收费,到发改委打破对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的政府定价,电信业加速成为降价最快的行业早已不争。
  其中流量费的不断下调更为明显。从再早的资费历程来看,相关分析师比较广东移动各年的资费套餐后发现,同一套餐的每M流量,2006年需要花费用户30元,2007年只需花费用户1元,2008年则降到0.15元,到了2009年8月更是低至0.03元,形同在半年多时间内将用户上网资费降了八成。
  移动互联网因此被业界普遍认可为下一大投资重点。手机游戏的新纪元是否就此到来虽无定论,毕竟资费、数据传输、终端的相关瓶颈仍备受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伴随数据业务流量从上网卡到智能终端的迁移,以及网络“碎片化”的趋势,手机网游的引领性起码是无可替代的。
共 2 页:1 2 

C114中国通信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