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增值业务 > SP套利行业应用套餐 3G再遭“挖墙角”

SP套利行业应用套餐 3G再遭“挖墙角”

2010-05-18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运营商根据客户群不同而实行差别定价的思路是诱发套利的根本原因。局部追求效率的后果,导致的是更大范围的不公平。
  三大运营商开始3G运营后,相应的行业应用也在各地规模展开。然而,记者从一些省市了解到,大量不法SP不断利用行业应用号码的特殊资费政策从运营商套利,并逐渐成为灰色监管地带。
  专家表示,运营商根据客户群不同而实行差别定价的思路是诱发套利的根本原因。局部追求效率的后果,导致的是更大范围的不公平。
  3G激发新套利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计费中心程斌(化名)在核查话单时发现,近来有大量号码短信发送呈现不规则特征,表现为有大量上行短信,却没有或者只有极少的下行。通过进一步跟踪和核实用户资料,程斌发现这些上行短信都是发送到SP端口,而这些号码绝大多数都是用于行业应用,比如用于移动OA的短信平台号码或者GPS定位系统。
  “很明显,这是一些不法SP利用运营商的管理漏洞在进行套利。”程斌说。
  据程斌介绍,目前运营商与SP结算采用的是不均衡结算办法,每月流量按照下行短信数量与上行短信数量之差计算。
  “SP使用运营商的通道自然要支付通道费用。本来,直接按照下行流量进行收费是最简单的方式。”程斌说,“但是当年为了鼓励SP开展互动业务,所以规定若用户有上行,那么可以减免相应的通道费用,即按照不均衡流量进行结算。”
  因此,如果上行流量大,将冲销下行流量,使得最终流量变小,从而减少结算费用。那么,巨大的上行流量从哪里来?
  “原先我们发现SP使用残疾人用的爱心卡、集团客户号码进行对冲;3G开始运营后,SP又发现了行业应用号码的‘异曲同工’。”程斌告诉记者。
  据悉,运营商给行业应用的号码均是特殊优惠资费,像应用于短信群发的计费号码,每条可能低至1分甚至包月不封顶。
  记者在淘宝网上看到,有大量卖家在从事这类号卡的交易。记者在一个叫“梦幻楚楚”的卖家那里得知,一般150元的一组号码每月可以发送短信13000条。
  程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一个SP当月发送下行短信10万条,原本应该结算给运营商8000元;但如果花一百多元对冲掉10000条上行,则少结算800元,等于套利700元。“可以设想,如果是包月不封顶的号码,那运营商将一分钱都收不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地运营商在与行业客户签订行业应用合同时,特殊优惠资费比比皆是,“不限流量”、“不封顶”的套餐经过领导签字后就可生效。
  湖北联通集团客户部某客户经理透露,对冲不均衡结算的现象原先也存在,“但是3G上马后,各地分公司迫于指标压力,不得不讨好行业客户,希望用信息化应用带动移动业务发展,资费的管控随之放松,给了SP更多钻空子的机会。”
  移动业务面临的问题,固网业务同样遇到。据悉,中国电信针对宾馆等单位的无限包月固话、针对跨域企业的数字电路等也被频繁用于套利。
共 2 页:1 2 

赛迪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