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一晃手机就可以乘坐地铁,约上好友看电影也可以刷手机买票,进麦当劳吃东西、去商场“血拼”……众多的日常消费用手机轻轻一刷都可以轻松完成。
今年1月1日起,上海移动启动了刷手机进地铁的业务,并陆续在各个地铁站安装相关设备,检票闸机口也贴上了“手机钱包专用通道”的标识,上海也是国内首个将该业务大规模商用的城市。
这一新型的手机支付形式,被形象地称作“电子钱包”,它包括远程电子商务和现场手机钱包两类。就目前的国内市场而言,远程支付功能的使用已经相对普遍,例如利用手机转账充值、缴纳水电煤费用、预订酒店和机票、网上购物等。
“手机刷卡”乘坐地铁则属于现场“手机钱包”,在办理相应支付业务后,用户需要更换专用的、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内置SIM卡,即可在装有专用POS机的商家刷手机买单了。如在上海要实现刷手机进地铁,乘客首先要在手机上更换一张带有RFID技术的SIM卡,在开通“手机钱包”账户并充值之后,即可使用。
“手机刷卡”已开始在国内大行其道。在上海还可用手机刷卡购买世博会门票;在北京,物美方庄卖场于今年年初推出“手机支付”消费模式,顾客只需将手机在专用POS刷卡机上轻轻一贴,两秒钟后一张交易凭单就会从POS机终端徐徐吐出,在上面签字确认即可完成超市购物的付款流程;在南京,一共设有10000多个刷卡消费点,部分超市、加油站、景点,甚至美容美发、干洗餐饮等其它的非接触式刷卡场合,一般均可以使用手机消费……
3月16日,中国银联宣称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在上海、四川、山东、宁波、湖南和深圳六个省市已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手机成为“随身ATM机”和“移动POS机”。
业内人士认为,“手机支付”未来的发展总趋势是走向多卡融合,技术融合导致了业务融合,中国也将可能一步迈入信用社会,这对我国的信用建设是大为有利的。“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要注重这一平台建设,当作现代服务业来经营,而不是简单的应用。”
抛开沉重的提包,摆脱名目繁多的卡的奴役,只要一部手机,支付便可轻松。刷手机——一种全新的消费手段,开启了更为高效简单的新生活。
还在刷卡?不,现在流行刷手机!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