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通是最有可能形成用户习惯的一个业务渠道,理所当然地成为移动试水手机小额支付的第一站。
将手机和深圳通卡功能合二为一的做法,很多市民都感到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以前出门常常忘了这个,忘了那个,如果手机变成深圳通又变成门卡,那永远只要记得带手机就行了”;“技术提升了人们的生活便利程度,同时还节省了很多资源”。
有通讯行业内部人士表示,移动通讯技术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商用以来,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生存的必需品之一了。人人都有手机,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手机可以承载的增值应用可以无限扩大。这项技术的推出,随后可能演变成电子钱包等多种业务模式,将对人们传统支付方式产生冲击。
很多市民所关心的问题是新的业务产生,其成本会否转嫁到普通消费者手中,目前来看还不会如此。深圳移动的试用客户招募计划中,换卡不需要用户支付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小额支付市场的培养,还有另一股力量在深圳做出“贡献”。春节后,不少市民发现在地铁里和公交车上已经有人使用起了银行卡刷深圳通。记者从深圳工行、中行、交行和招行了解到,四家银行在全市发行了这种金融IC卡,它与深圳地铁、公交、广深铁路等系统已经连通,能提供最高1000元的小额消费“啪卡”功能。据悉,目前已有6万人使用这种卡。
同样是看准了深圳通为网罗用户的试水平台,银行也开始介入小额支付领域,并积极业银联合作,这使小额支付市场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
共 2 页: 1 2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