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时期,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全业务价值链中的定位。中国移动可以利用以上优势,采取以下策略将自身优势转化为移动信息化的胜势:
首先,在产品方面,在个人用户市场,将以VoIM业务核心进一步整合多媒体通信,同时带动媒体、社区、广告、电子商务、搜索、音乐、手机电视等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针对集团客户市场,中国移动应以集团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和部分行业应用为切入点,如移动办公、手机邮箱、M2M等,逐步拓展集团用户市场。家庭业务方面,将通过家庭网关逐步实现家庭信息化服务,实现无处不在(泛在)的家庭网络环境、家庭信息服务、智能家居、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
其次,建议中国移动建立移动信息化产品孵化基地,探索移动信息化产品的研发、应用及运营模式。
移动信息化产品孵化基地建设整体思路:移动信息化产品孵化基地应将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终端用户、设备厂家以及相关的主管部门纳入其中,从而使移动信息化业务创新主体由运营商和合作伙伴向社会化用户转变。借助用户参与的社会化创新理论(长尾理论和LivingLab)和WEB2.0等互联网新技术,移动信息化产品孵化基地将主要实现泛合作伙伴的产品或服务在该基地进行研发、集成、测试和发布等系列操作。
在移动信息化产品孵化基地项目建设模式方面:中国移动应进行技术平台的个性化开发;在业务服务模式方面,中国移动应提供基础网络服务,而SI根据中国移动的规范要求,负责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并从业务收入进行分成;另外,中国移动还可以根据根据业务发展及第三方的实际情况,对以上三种业务进行混合使用。在移动信息化孵化基地商务合作模式方面:中国移动可以依据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并具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整个移动信息化孵化基地的分成测试期、推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
测试期,采取免费方式,并选择核心合作伙伴参与中国移动主导的基地建设;推广期,中国移动主导、并向社会中小合作伙伴开放,对核心合作伙伴收取会员费和给予高分成,对社会合作伙伴采取免收会员费但给予低分成;成熟期,向所有客户全面开放,形成面向不同用户的收费体系,并将基地的日常运营工作进行外包。
通信产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