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增值业务 > 电信业 拐点的隐忧

电信业 拐点的隐忧

2009-11-06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959












  如果将传统的运营商行业比做是冰山的话,那么,如今冰山可能正在融化。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增多,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中的角色正在被边缘化。想想有什么是不能离开运营商的吧?

  PUSH MAIL,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更适合自行购买系统,而不是采用运营商透明的数据通道服务——无论是出于保密安全类原因,还是出于可操作原因(如公司里既有持中国移动手机的员工,也有持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手机的员工,不太可能为了一项应用全部换成一家运营商的手机吧?)。

  苹果的App store模式也没有运营商的主动参与。终端是iPhone,苹果就是服务提供商,运营商只在某些时候提供了通道服务。随着免费Wi-Fi接入场所越来越多,运营商的接入服务真的被边缘化了。在整个商业模式中,真的“OUT”了。无独有偶,传统的手机业界霸主诺基亚也开始战略转型,从单纯的手机制造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诺基亚开始提供Ovi商店(类同苹果的App store),在所有诺基亚新款智能手机中预装客户端。就此而言,这的确不是运营商的传统强项。

  互联网搜索巨头Google进军语音搜索市场,将直接威胁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的业务领域,Google在这一领域的优势无疑对才面向市场不到十年的“号码百事通”业务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被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压制在狭窄的电信基本业务之中的困境。

  而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们却还在固步自封。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信运营业是垄断行业,有着浓重的计划经济痕迹。在过去数十年中,以建设为中心,这造成了我国电信运营商市场营销能力的欠缺。
  
  随着网络建设逐渐完成,国内运营商的角色和重心在转化。近几年里,电信行业一直都在经历着从以建设为中心向市场为中心的转化。越来越多的电信厂商已经在开始寻求新的出路,因为建设不可能永无休止。

  原有的甲方、乙方关系在消亡,新的关系在酝酿当中。牌照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3G网络的用户数也不是最重要的,运营商角色的转变才是这一阶段最本质的问题。谁在这一轮的角色转变当中最快、最彻底地完成,谁就有可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有先机。

  在角色的转变过程中,最难的还是“观念”。大建设过去了,不会有那么多“乙方”围在运营商们的周围,运营商要学会自己走出去,贴近用户,定制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电信产品。

  在以市场为中心的阶段里,运营商并没有太多“资本”可以自傲,需要虚心向众多合作伙伴学习,一同协作,去开拓共同的市场。虽然,固网运营商通过多年的发展似乎有大量的客户基础,但如果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部分用户都只是理论上的潜在客户。运营商并不了解客户新的需求,更无法挖掘客户潜在的需求。如果运营商不协同合作伙伴拓展用户的话,这些潜在的客户将持续“潜伏”。

  总而言之,既然要推向市场,那么就要在商言商,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们,这是你们转型过程中要过的第一个坎儿。

鍔犺浇涓�...

  2002年~2007年中国WAP用户数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今天,我国电信行业得到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从话音到数据,从有线到无线,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国内的电信网络变得前所未有地强大。同一个数据业务,甚至可能给用户两三种选择。盛极而衰,是最简单的道理。市场不会一直单向地上升,每上一个阶段,都会遇到这个台阶的问题,都会使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解决好了,再上一个台阶; 解决不好,就可能要倒退。如果套用金融市场中的模型,中国的电信业在两三年后,可能要面临某级别子波二浪的调整。这是伴随着整体宏观经济的放缓而显现的。但是,如果今天我们将矛盾处理得好,那么到时,可能我们过冬的准备就会不那么仓促,就可能在进一步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因素,国家既然这么大力度来整合电信行业,说明将其推向市场的决心。电信市场,迟早有一天要开放的。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们,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计算机世界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12580令人欣喜的一小步

下一篇:手机媒体机遇与挑战

相关阅读: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