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8月17日中国移动高调发布“移动应用商场”的战略姿态,8月20日,由搜狐IT发起并举办的“手机应用开发者沙龙”,无疑是一次战术上的详细讨论和交流。
在此次沙龙现场,来自中国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公司、个人开发者等各方代表,围绕“移动应用商场”的运营模式,乃至其中的细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正如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以下简称“MM”)项目负责人宗航所言,“能够和如此多的开发者精英面对面探讨,是中国移动非常重视和愿意的事。”

手机应用开发者联盟成立仪式
开放:移动MM“关键词”
“我们的建议是,希望中国移动能够以更深化的互联网思维,考虑MM平台的运营。”韦东表示,“互联网收入当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现有流量、有人气,而后才是谈收入。如果MM的模式还是建立在所有的运营都为了收益、为了赚钱上,就很可能会回到过去的模式,很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事情,而不是真正的打动用户。”
韦东回忆称,UCWeb早期做了好几年,一分钱不赚,“穷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了免费。”韦东说他认为,MM平台应该前期免费提供,让用户感觉到这是一个值得访问的空间,“而不是一上来就要钱,那样的话,用户会说,那我赶紧走。”
按照UCWeb的策略,虽然面向用户不收费,但是其商业模式恰恰是倒过来的,即面向上游收费,通过费用来影响上游软件和应用在UCWeb页面上的次序。
个人开发者代表张本伟则建议,将收费模式改为类似于苹果APP Store的规则:不达到某一下载量,就不收费。据他介绍,现在APP Store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日活跃量低于两万的应用提供商,其软件是不能开设收费窗口的。有鉴于此,张本伟说,“是否可以限定一个量级,只有达到这个量级才能收费。”在他认为,这样除了可以让更多更好的优秀应用能够脱颖而出,还可以进一步缓解客服人员的压力,“先体验,很多不好的产品,例如抄袭的、盗版的,或者应用体验不好的,就能够直接被用户通过评价的方式剔除到后面去。”
但宗航表示,这和中国移动的既有思路不一致。“中国移动希望这个平台是开放和公正的,这个开放和公平,不仅仅对于最终客户,也包括开发商和个人开发者。”他表示,中国移动将定价权完全交给开发者,比如单个应用可以定价9.99元。“一个作品好不好,不应该由运营商来判定,因此也不应该由运营商来设定一个下载的门槛。”宗航称,“这个判断应该是设计人员去做。”他表示,如果设定这样的门槛,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例如应用提供者自己作弊等等。同时,中国移动鼓励开发者采用“先体验、后付费”的方式,提供应用服务,由客户决定是否愿意付费购买。
UCWeb副总裁韦东则建议,是否可以将互联网的面对客户免费,转而向上游收费的模式,借鉴到MM平台上。“可以考虑后向的商业模式,例如广告、电子商务渠道等等。”但对于中国移动而言,显然这并非MM平台的初衷所在,同样也是移动运营商的运维思维。
无论是早前王建宙所言,MM属于每一个人,还是沙龙上宗航提到的,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广大的客户,都表明了中国移动试图通过用户的参与,促进和规范MM平台发展的思路。中国移动研究院终端所项目经理张鑫表示,MM平台最激动人心的,应该还是中国移动第一次将那么多的用户,以最快捷、最方便的形式,曝露在所有的开发者面前。“这个项目是激动人心的,明年应该会有一部分的成为创富明星。”张鑫说。
“所做的一切,最终还是为中国移动超过5亿的客户提供服务。”宗航说。
搜狐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