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文摘 > 广西联通鲁东亮:架起中国-东盟信息交流的虹桥

广西联通鲁东亮:架起中国-东盟信息交流的虹桥

2011-03-04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2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联通签署合作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框架协议;次日,中国联通南宁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正式挂牌,成为中国联通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第四个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即将搭起中国与东盟10国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
  这无论对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与东盟的交流合作还是中国联通自身发展都意义深远。为此,本报记者特别专访了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以下简称广西联通)总经理鲁东亮,畅谈这个项目的实施背景与过程,以及为中国联通带来的重大机遇与责任。
  借势天时地利人和
  从2010年8月广西联通正式启动项目,8月20日提交申请,到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文正式批准中国联通在广西南宁市设置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仅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能取得成功而且只用了这么短时间,出乎大多人的意料。
  “这是借势天时地利人和,善于寻找与把握机遇的结果。”鲁东亮分析道。
  天时。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迅速。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自贸区的建成,使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额占到其世界贸易额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的巨大经济体,双边贸易额已接近3000亿美元,东盟已经成为中国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去年10月,温家宝总理提出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力争2015年达5000亿美元的目标。这相应地带来了区域性国际通信需求的大幅增加,据统计,2010年中国联通与东盟10国的语音话务量超过2亿分钟、互联网流量超过1万个G,较上年增幅高达100%,成为国际业务增长最快的国际通达方向之一,加强建设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势在必行。
  地利。广西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身条件,正逐步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经济走廊。如何服务东盟、助力广西的经济和信息化发展也是广西联通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差异化优势,中国联通已经建设了广西东兴、凭祥两个边境国际通信信道出入口局,并分别开通了从广西到达越南的3个2.5G SDH系统和6个10G SDH系统的光传输通道,实现了和越南主要电信运营公司的大容量互联。同时,中国联通也规划未来建设河内、雅加达等东盟国家的国际POP点,这将极大提升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国际通信能力。
  人和。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把广西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随后先后出台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打造信息交流中心都是重要的战略任务,也决定了“三基地”的能力与品质。电信运营商凭借网络技术资源以及巨大的客户群体等优势成为信息交流中心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环。中国联通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0年4月,鲁东亮作为中国联通部分省级分公司总经理公开竞聘中脱颖而出的最年轻的总经理在广西联通走马上任。面对广西较落后的经济环境以及广西联通薄弱的业务基础,他清晰地看到,广西联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借力东盟大背景。经过系统分析,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南宁市设置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其实这个想法,据广西通信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十年前就已经出现,这些年也一直有人不断尝试与努力,是几代广西通信人共同的梦想。
  如今,梦想已成现实。由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以及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等共同揭幕的“中国联通南宁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牌子已经明晃晃地挂在了广西联通大厦门口。
  打造国际信息枢纽
  以南宁区域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为突破口与抓手,中国联通与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启动建设中国-东盟信息交流中心,中国联通将建设南宁区域国际局、云计算中心以及国际呼叫中心。
  “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相当于高速公路,云计算中心就是机场,国际呼叫中心类似航空信息服务中心,各种应用相当于飞机。”鲁东亮用这个比喻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信息交流中心这个高深的概念。
  以中国联通南宁区域国际局为依托,全面提升中国联通到东盟10国的语音、数据、互联网等通信业务的品质和速度。作为中国联通通信网络与东盟10国通信网络的互联节点——南宁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将建设包含400个E1的软交换系统,大容量SDH传输设备及国际DXC设备,国际MPLS VPN i路由器设备,以及中越、中老、中缅跨国光缆国际传输系统;将改变原中国联通面向东盟10国的语音与数据业务从北京转接的现状。据广西联通国际局运营办公室总经理邢鸣介绍,这将大幅缩短到东盟国家的国际语音业务的等待时间与时延,并提升话音质量;而到东盟国家的互联网速度将大幅度提升,并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以云计算中心为载体,全面提升中国-东盟区域信息交流中心的信息收集、交换和处理能力。广西联通将采用最新的云计算技术,借助全集团的力量,在南宁规划建设五星级、大规模、绿色IDC数据处理中心。
  以国际呼叫中心为基础,全面提升国际信息外包服务能力。中国联通将在南宁建设面向东盟的大规模国际呼叫中心,利用广西的成本优势,通过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为国内以及东盟的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呼叫中心服务。
  经过多方努力,中国联通南宁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网络及互联网直达通道的网络规划方案,以及中国联通南宁国际信息产业园的整体规划均已完成。根据规划,今年年内将开通一期工程,即高新区局房开通;明年年底将开通信息产业园专用局;将用2~3年树立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地位。
  政企合作共绘新蓝图
  “十二五”刚刚拉开序幕,广西区政府与中国联通就用共建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献上一份厚礼,政企合作将共绘一幅绚丽的新蓝图。
  广西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将为广西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老百姓,特别是涉及国际通信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客户提供品质一流、服务一流、价格优惠的国际通信服务,各服务外包企业、IT企业等均会随着网络能力提升纷纷落户南宁,直接带动广西区域国际软件与信息产业、物联网产业、国际呼叫中心及云计算等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将加快东盟10国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种资源向“信息交流中心”的聚集速度,使之成为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信息交流加工集散点,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广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鲁东亮认为,此次战略合作,对于中国联通来说是在全球战略布局及发展中的突破之举,广西联通将抓住这次重大机遇,全面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发展,积极拓展面向东盟的国际通信业务,力争实现中国联通与东盟之间的国际通信业务收入和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同步增长。到2012年,中国联通南宁区域国际局将形成联通西部、高速互联、业务融合的区域性国际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南宁的国际通信基础设施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树立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地位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汇聚西部、服务全国、沟通东盟的国家级通信枢纽。
  这个项目还将带来更多附加价值。鲁东亮表示,云计算是电信运营商面向未来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运营商都在探索通过公众通信网络整合IT资源,引入云计算服务来巩固和拓展运营商的核心业务,其中IDC和呼叫中心是运营商开展云计算的切入点。因此这个项目对于广西联通以及中国联通未来发展与转型也有着战略意义。广西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士则表示,中国联通南宁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也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IPv6的启动以及下一代移动通信发展打下基础,对中国提升在亚太地区的通信市场地位也有积极的作用。
  “我们将努力架起中国与东盟信息交流的彩虹。”鲁东亮指着发布会背景板上的彩虹解释说。鲁东亮表示,一切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目前,鲁东亮正带领广西联通人,以坚定的信念,满怀激情,在新的征途中挥洒智慧和汗水。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