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商用刺激了用户对众多新业务的消费需求,但有限的3G网络覆盖和系统容量,加之高昂的建设成本和亟待提升的盈利状况,正使全球运营商绞尽脑汁。在此背景下,Wi-Fi一时成为运营商补盲3G、卸载流量的救命稻草,而Femtocell(以下简称Femto)这种更高QoS保障和安全性、可提供融合业务的技术则吸引了全球产业链的目光。
卸载3G,Wi-Fi互补
任何新技术从催生需求到规模商用几乎都将经历标准先行、实验跟进、试商用和商用部署这一过程,Femto也不例外。
Femto论坛主席Simon Saunders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表示, 3GPP、CCSA等标准化机构已经完成了Femto 在UMTS、cdma2000、LTE、WiMAX系统框架下的标准化工作,这标志着Femto产业已经跨出了一大步。
无论是在国际标准、行业标准还是企业标准方面,Femto的标准化舞台都活跃着三大运营商的身影。如上海移动计划发展部研发中心蒋鑫告诉记者,从2008年TD Femto立项之初,中移动就广泛参与了3GPP、Femto论坛、CCSA等组织的标准化工作,并完成了Femto室内覆盖场景搭建、实验室验证和友好用户验证三个阶段的工作。上海电信副总工程师刘源则表示,中国电信在进行Femto组网和测试的同时,也积极推动Femto企业标准的规范,在Femto网络架构、安全性、干扰、切换、电磁辐射、回传方式、综合网管等方面都已形成了初步结论。
Saunders告诉记者,他并不为Femto的推广问题担心。“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已经意识到Femto在卸载3G数据流量、提高系统容量和效率、降低建设成本、保障高QoS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无论是从运营商系统建设和商业经营的现实需求出发,还是从技术演进、保持恒久竞争力的未来出发,Femto对他们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在Femto论坛成立的短短几年间,全球已有17家运营商部推出了Femto服务,另有5家也做出了部署承诺。”
而在3G流量卸载方面,Wi-Fi与Femto的融合共存也已成为业界共识。华为公司Femto产品线总监翁涛告诉记者,Femto在QoS和安全性方面的性能要高于Wi-Fi,因此运营商可将高价值业务通过Femto承载,低价值甚至无价值的业务则可通过Wi-Fi卸载。而在商业模式方面,他建议运营商可考虑向高ARPU值的用户提供免费Femto服务,而对低ARPU值的用户进行收费服务。
关注用户,推动产业细分
在Simon Saunders看来,随着Femto产业在全球的迅猛发展,Femto在中国的商用正日益明朗。“今年以前,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推动运营商的部署步伐、产业链的协同和标准化,但今年开始,我们将敦促各方关注用户,关注起需求和体验。”
就国内而言,中国联通是离用户最近的Femto运营商,早在去年11月,在完成了持续一年的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之后,联通就在北方10省推出了3G Femto试商用服务“3G驿站”。中国联通集团市场部融合业务处处长杨晓春表示,当前,中国联通正全面完善Femto的设施建设和用户服务工作,他预计Femto将在2011年在中国实现规模商用。
Saunders引用今年2月Femto论坛组织的案例研究调研数据告诉记者,部署Femto设施后,运营商可获得超过10倍的投资回报;另外,美国的数据调研显示,有84%的Wi-Fi用户乐于接受Femto服务,而有超过半数的用户乐于为Femto服务付费,但对Wi-Fi满意的消费者却仅占43%。
Saunders告诉记者,在Femto部署之初,全球可以提供Femto设备的厂商不多,因此催生了如华为等厂商的端到端供货能力,但Femto产业链涉及到基站、网关、网管等各个层面,因此必将有更多厂商进入Femto的细分领域。他建议运营商在部署网络、产业链在完善设备的同时,应有更多的内容和服务提供商加入到Femto阵营,各方实现更紧密的合作,推出更加创新的FMC和移动互联网服务,“抓住用户才是关键”。
他更用“变色龙”来比喻Femto。“在不同的国家,运营商处于不同的环境和需求中,Femto除了在技术的自适应性和部署的灵活性方面可灵活应对各种需求,另外,Femto也正从家庭应用中走出来,拓展到企业、地铁、远郊农村甚至都市人口密集区域等崭新的覆盖场景,Femto就像自然界的一种动物——变色龙。”
通信世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