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危机对电信业的影响逐步显现
1)08年第四季度的裁员风波仍在延续
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影响了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为了应对压力,节省开支,欧美运营商从2008年第四季度就掀起裁员风波,2008年11月,英国电信公司宣布裁员1万人;2008年12月,美国AT&T公司裁员1.2万人;意大利电信宣布裁员4000人。这仅仅是开始,2009年面对严峻的经济环境,电信运营商的裁员风波仍在蔓延。
1月底,由于用户数持续下降以及长期前景不明,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SprintNextel宣布裁员8000人,以节约每年12亿美元的费用,此次裁员比例高达14%。此外,Sprint还宣布将暂停今年的401k员工退休储蓄计划,并冻结加薪,暂停学费退还项目。
2月底,英国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 PLC)宣布,根据08年11月宣布的一项总额10亿英镑(14.5亿美元)的成本削减计划,公司在英国裁员500人左右,占到其英国员工总数的5%。
5月中,英国电信公司BT宣布,由于全球服务部门营运表现欠佳,全年亏损1.34亿英镑,未来12个月将裁员1.5万名员工。这是继08年底裁减1.5万人之后的又一次大动作。BT预估2009-2010会计年度,营收将下跌4%到5%。
受当前经济危机的冲击,挪威电信运营商Telenor第一季度净利润下滑了三分之二。6月4日,Telenor瑞典业务部门宣布,由于业务疲软,将裁减400个工作岗位,还将终止与135名咨询顾问的合同。此外,还鼓励员工自愿离职。
伴随着运营商调低收入预期,加强成本控制,削减支出,产业链上的设备商和终端厂商也纷纷采用裁员举措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
09年1月,诺基亚(Nokia Corp.)宣布计划在2010年底前将关键设备和服务业务的经营费用削减7亿欧元以上,大部分削减工作将在09年完成。2月公布了一系列裁员计划,其中包括3月1日至5月31日(或直至完成裁员任务)对1000名工人实施自愿离职买断计划,以及在员工中更为广泛地使用短期无薪休假和公休假。2月早些时候诺基亚表示将关闭芬兰的一个研发机构,暂时裁减员工。
摩托罗拉(Motorola Inc.) 1月份宣布,将在08年秋天宣布裁员3000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裁减4000个工作岗位,约占其员工总数的6%,其中有3000人来自手机部门,1000人来自行政及其他业务部门。摩托罗拉未来将会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平台优势,不再自己做操作平台的开发。
由于对09年的市场前景不乐观,1月瑞典爱立信(Telefon AB L.M.Ericsson) 表示,将继续加大节支力度,并宣布将在总计7.8万多名员工中裁员5000人。其中,拥有2万多名员工的瑞典部门将裁员1000人。爱立信称2009年继续实施节支计划,重组费用为60-70亿瑞典克朗,2010年下半年时每年可节约100亿瑞典克朗。
2月底,处于风口浪尖的北电宣布,计划08年1800人裁员的基础上再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200人。5月11日,北电公布了其2009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该公司当季亏损额高达5.07亿美元。由于无法如期在5月1日前拿出重组方案,已经过4个多月破产保护的北电申请将破产保护期延长3个月时间。
5月初小型光网络设备供应商Sycamore对外宣布,为了应对当前经济危机,以及全球电信市场投资支出下滑的趋势,该公司决定裁员30%,预计此次裁员结束后将每年节省1700万到1800万美元的成本。
2)09年上半年的电信市场资本运作活跃度明显下降
由于金融危机提升了信贷的门槛,所以09年一季度的并购交易以及风险融资与08年同比放缓。
美国电信市场08年两项大并购Verizon Wireless 并购Alltel和CenturyTel并购Embarq在09年1月相继完成之后,09年上半年电信市场并没有大的举动。
2月25日 洛杉矶的通讯服务提供商J2 Global Communications(JCOM)宣布已经收购CallWave(Internet fax assets)网路传真资产,包括网路传真技术相关的订户。
3月,终端到终端增值型的卫星通讯服务公司GlobeComm Systems Inc.宣布收购未上市公司Mach6,后者为荷兰的卫星服务供应商,收购价为590万美元现金。6月2日该公司又宣布已经收购未上市公司Telaurus Communications,后者为海运市场的电信供应商,收购价为650万美元现金。
3月6日,Wi-Fi接入服务商WiFiFee 完成了对Deep Blue Wireless的并购,后者在酒店业的优势使其成为新公司的专业酒店无线宽带接入服务部门。此次收购的条款没有被披露,合并后,两家公司预计总收入大约为250万至300万美元。
在英国市场,1月Daisy Communications 在银行500万英镑的无息贷款的支持下并购了竞争对手4Com,藉此扩大用户规模;2月Eurotel完成了与Griffin Internet的并购,通过此次交易Eurotel直接增加了宽带用户数,拓展了业务范围;
亚洲市场除一些小规模的并购之外,如印度市场巴林电信公司(Bahrain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y and Millennium Private Equity)并购S Tel 和American Tower Corp(US)并购XCEL Telecom,最大的亮点来自于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3月底批准的韩国最大的固网运营商韩国电信兼并韩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KTF的交易。韩国电信拥有全国90%的固定线路通信市场,KTF公司是韩国电信旗下一家最大的子公司,是韩国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市场占有率为33%。韩国电信在KTF中拥有54.3%的股份。KT和KTF合并后,新公司资产规模达2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销售规模达19万亿韩元。这是韩国电信发展史上最大的并购。
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于6月22日宣布,将用6.5亿美元收购北美电信厂商北电网络包括CDMA业务和LTE资产在内的无线业务部门,这是北电旗下最具竞争力的资产。该交易还需得到美国和加拿大破产法院的批准。北电在剥离这两块业务后,实质退出了无线领域;而目前在运营商业务层面,仅有光网络和城域网的产品线,光网络也是促使北电当年崛起的技术精华。
点评:经济环境恶化给电信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在缓慢加剧。由于运营商和设备商多数调低了对2009年的收入预期以及个别运营商(设备商)一季度的财报不尽如人意,所以控制成本成为运营商应对金危机的经营策略之一。裁员是削减成本无奈但有效的举措,一方面通过精简队伍直接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裁员实现企业结构调整,放弃某些表现欠佳的业务领域,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金融危机阴影下的信贷市场紧缩以及运营商收入的减少直接遏制了电信市场的交易。Ovum的监测数据显示,09年一季度兼并和收购的交易规模与08年同期相比下降约24.7%,并购交易价值同比暴跌了约72%。在成熟的北美市场,交易明显下降,欧洲市场表现相对平稳,大规模的交易趋于谨慎,以增加用户规模或拓展业务能力为目的小规模交易时有发生。虽然如今在新兴市场开展电信业务的风险加大,但以亚洲、非洲为代表的具有成长潜力的新兴市场仍吸引投资者目光。韩国市场的交易表明,符合市场结构调整需求以及运营商发展战略的大规模并购仍会发生,只是当前的经济形势促使大多数运营商采取审慎的态度,放慢了脚步。如果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加深,经营陷入困境的个别公司和业务模块或许也将催生一系列新的并购交易,借助资本的力量整合市场资源,提升产业整体的抵御能力。(林琳)
2、 欧美加速宽带部署,抵御经济危机同时提升未来技术实力
1)美国政府签署刺激计划,高速网络接入领域是重点之一
2009年2月,美国奥巴马政府签署了价值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72亿美元用于促进高速网络接入领域,特别是那些没有宽带的农村以及宽带服务较少的地区。美国有关机构测算,宽带普及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带动30万的就业机会,如此看来,提高网络速度的宽带投资切实有助于增强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方案得以实施,这将是自“数字经济”在美国出现以来,美国首次从联邦政府层面如此大规模刺激这一新型经济形态的发展。
4月9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以全票通过决议,公开寻求推进“全国宽带计划”的建议,该项计划旨在推动美国全民能够负担得起的高速互联网接入。奥巴马曾说过“美国在全球宽带排名仅列15位是不可接受的,作为创造了互联网的国家,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上网。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美国在全球竞争力的方面”。因此作为美国2009年经济恢复和振兴行动的产物,FCC必须在2010年2月17日以前,向美国国会提交详尽的计划细节。FCC希望通过公告的形式,向所有“利益关系方”征求意见,这些利益关系方包括但不限于消费者、企业、非赢利组织等。FCC希望通过这一最大范围和最有影响力的方式,使得高速互联网服务能够覆盖到全国,并且,作为计划的一部分,为了对目前宽带还无法达到的地区予以特别关注,FCC还将彻底查清现有宽带的实际部署情况。
2)宽带互联网成欧盟经济刺激重点,扩大和升级基础设施成当务之急
2009年1月28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立法建议,拟在2009年至2010年两年间,拿出50亿欧元用于重点能源和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帮助推动欧盟经济复苏。
欧盟委员会建议从总共50亿欧元的资金中拿出大约10亿欧元重点发展欧盟成员国偏远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据欧盟相关机构的统计,目前欧盟成员国境内有30%的偏远地区没有被宽带互联网覆盖,欧盟希望到2010年实现宽带覆盖率100%的目标。
欧盟委员会表示,扩大和升级互联网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2008年年初,欧洲平均半数以上的宽带用户仅仅享受到了2Mbps的宽带速率,而这是获得互联网电视等高级互联网服务的最低速率,能够获得10Mbps以上宽带速率的用户只占大约10%。
点评:从2008年底至2009年初,美国和欧盟纷纷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宽带互联网建设都被放在国家战略高度上来执行。在此之前,日韩也早已出台了相关的宽带国家战略。
从短期而言,宽带建设拉动投资有利于提高就业,抵御经济危机;但对于宽带普及率已经处于世界发达行列的欧盟和美国而言,出台这样的策略更多的是相关政策制定者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宽带对于国家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长远作用。
相比之下,目前中国经济刺激投资计划更多地是集中在传统的铁路、公路、医疗、教育等领域,较少明确提及宽带互联网的建设。一方面这和我国的国情有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宽带互联网对于国家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没有提到战略高度上来,尽管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宽带市场,但普及率却仅有6.7%。(丁迅)
5月25日,爱立信和瑞典运营商TeliaSonera在斯德哥尔摩启动全球首个LTE商用站点,标志着在实现移动数字高速公路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为瑞典的主要运营商,TeliaSonera近年来致力于升级网络,为用户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丰富的业务,让用户即使在移动状态中也能享受高速流畅的网络连接。为此,TeliaSonera于今年1月同爱立信签署LTE商用网络合同,网络覆盖地区为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商用时间为2010年。根据协议,爱立信向TeliaSonera提供的LTE系统包括全新RBS6000系列的LTE无线基站、演进分组核心网、包含了Redback公司SmartEdge1200路由器和最新EDA多址接入聚集交换机的移动回程链路解决方案。此外,爱立信不仅负责网络实施及运行初期的网络管理工作,还将与TeliaSonera长期合作,以共同推动用户使用LTE移动宽带。
就在全球经济尚未走出低谷的时候,TeliaSonera宣布部署全球首个LTE商用站点。作为2010年正式启动的商用网络中的一部分,该站点的启动毫无疑问为全球LTE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本,该站点的揭幕表明LTE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已经成为了现实。
2)日本正式发放LTE牌照,计划2011年投入使用
2009年5月7日日本总务省发放了4个LTE牌照。日本几大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软银移动、KDDI和e-Mobile公司没有悬念地都获得了LTE牌照。日本在以无线宽带为标志的4G时代将采用业界统一的LTE标准,这将有助于LTE的迅逐普及。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日本总务省发布了4个LTE牌照,日本三大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软库、KDDI和新兴的通信运营商e-Mobile公司都可公平地获得开展LTE的频段。
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计划在今后5年投资3000至4000亿日元,建设LTE基站和骨干通信网。其最早于明年开通业务。软银移动将投资1200亿日元于设备,计划于2011年至2012年提供业务。日本e- Mobile公司计划至2013年的设备投资总额为3000亿日元,其将于2011年开通业务。KDDI将于2012年提供业务。其投资额为1000多亿日元。
有关专家指出,日本政府之所以及早发放LTE牌照,是着眼于在全球领先部署4G。按照日本政府的计划,5年后LTE将覆盖日本50%的人口。
3)Verizon将率先在美国实现LTE商用
由Verizon Communications与沃达丰公司共同组建的Verizon Wireless公司已经在今年选定爱立信与阿尔卡特朗讯作为首要网络供应商,支持其在美国启动LTE网络部署。此前,Verizon已与沃达丰携手在美国及欧洲进行业界领先的LTE网络试验。这两家入选的设备厂商将为Verizon Wireless部署网络基础设施,使其能够自2010年起率先在美国推出商用LTE服务。
此外,Verizon还宣布选定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与阿尔卡特朗讯作为其IP多媒体子系统 (IMS)网络的核心供应商。无论采用何种接入技术,该系统均可实现丰富的多媒体应用。IMS将在Verizon服务架构的演进过程中扮演核心技术的角色。Verizon计划在其无线和固定宽带网络上提供基于IMS的IP融合应用和服务。LTE将成为采用IMS技术的重要无线接入网之一。Verizon Wireless在进行LTE网络建设并提供商用服务的同时,也将扩展其FiOS光网络。这是持续一致和相互补充的发展战略,着眼于宽带市场的未来发展。
4)WIMAX成为运营商发展宽带业务的选择之一
在全球1700多家拥有WiMAX频谱资源的授权运营商中,约有470家拥有50MHz或更宽的带宽,考虑使用WiMAX提供长期能盈利的宽带服务,最近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沙特、俄罗斯、台湾等地区的运营商都已经或者计划推出基于WiMAX的无线宽带服务。
预计到09年年底,全球排名靠前的22家WiMAX运营商的用户数量将有望从现在的124万升到250万,到2010年年底,用户数量将接近400万。在这些用户中,有很大一部分将来自可能在2010年转换到WiMAX的一些大型专有网络用户,如Clearwire公司在美国的网络。但是,在Maravedis调查的22家WiMAX运营商中,有42%的公司正在考虑部署LTE网络,这对WiMAX的发展很不利。
在2009年到2010年期间,WiMAX阵营将面临经济压力,许多新兴移动运营商对WiMAX的资本投资将会放缓,其中包括3.5GHz频段的大多数运营商,他们会将其主要精力放在最有利可图的市场部分———寻找可靠性连接的企业客户。不过,尽管受到投资方面的困扰,新兴市场仍将是驱动WiMAX增长的核心,许多厂商认为拉丁美洲和亚洲是最具吸引力的地区。
5)Alvarion为中华电信布建WiMAX网络
09年初,无线宽带解决方案提供商Alvarion宣布为中华电信在台湾地区宜兰县东北部为当地政府布建一个新的移动WiMAX网络,以配合“移动台湾”应用推广计划。该网络将使用Alvarion的4Motion Mobile WiMAX解决方案,使用2.5GHz频段,可提供高速移动网络接取、线上学习、移动商务、移动观光导览,以及视频安全监控、网络电视等服务。
该宽频无线网络使用Alvarion的点对多点无线WiMAX解决方案,由eASPNet提供服务支持,覆盖宜兰县罗东镇以及宜兰县内受欢迎的风景区,能向宜兰县居民、游客和商务人士提供无所不在的移动网络服务。该网络还可以在上述区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视频安全监控与网络电视服务。
点评:在获得产业链的广泛支持后, LTE正在迅速迈向商用,全球主要移动运营商都有明确的LTE商用计划,世界第一个LTE商用站点的建成标志着LTE已经成为现实; 2010-2012年是LTE集中进入商用的时期,欧美日运营商又一次引领了下一代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率先部署了LTE网络。
在LTE的部署方面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况,主流CDMA运营商如Verizon、KDDI对LTE的部署最为迫切,都计划在本国第一个推出LTE服务,以改变CDMA目前在速度上的劣势,而某些WCDMA运营商反而将LTE部署时间推后,因为他们还在选择是否升级到HSPA+,以更低的成本实现类似LTE的速率。
目前来看,虽然中国的3G牌照发放不久,但是及早的布局4G,紧随国际通信业发展的步伐,对中国通信产业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方面,工信部已经明确表示,支持TD向LTE演进。
相比LTE,Wimax的发展比较艰辛,虽然全球有很多运营商尝试用Wimax提供服务,但是Wimax并没有定位在同LTE正面争夺移动业务,而主要做为最后一公里宽带接入而存在,作为固网宽带的一个延伸,产业规模有限,成本较高;与此同时,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LTE的双重挤压,Wimax发展前景并不明朗。
中国移动研究院产业市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