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营商限制大带宽业务,以缓解移动数据流量猛增带来的网络压力
1)全球移动数据流量猛增,运营商网络压力加大
苹果iPhone给AT&T带来了许多新用户,过去3个季度有590万部3G版iPhone被激活,约占AT&T用户的7.5%,由此带来的数据下载和互联网浏览的增长给AT&T的网络带来了很大压力。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iPhone用户的数据下载量是其他智能手机用户的2-4倍。2009年6月,苹果发布了最新iPhone 3G S,但AT&T却无法提供用户期待已久的多媒体彩信和“tethering”服务,主要是因为数据流量增长太快,目前的无线网络能力已经无法满足要求,AT&T仍然需要继续扩容。
法国电信Orange英国公司资料显示:英国顾客数据卡数据流量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4125%, 而手机的数据流量也增加了108%,直接导致每月下载的流量超过38.6万G。
2)AT&T限制Slingplayer使用3G网络,避免造成网络堵塞
Slingplayer是一款著名的移动设备播放软件,能实现在线收看电视功能,其合作伙伴包括abc、FOX、CHN以及ESPN等主流电视媒体。2009年初SlingPlayer Mobile软件终于进入了iPhone应用程序商店,但与预发行版本相比并非完全一样。最大的变化在于AT&T要求SlingPlayer Mobile软件只能通过iPhone的Wi-Fi连接,而不能通过AT&T的3G网络。AT&T认为,由于用户可能会使用SlingPlayer观看长时间的视频,可能会造成网络拥塞,使其他客户难以使用的网络资源。
限制诸如SlingPlayer这类软件使用的蜂窝网络并不是没有先例。用户在从iPhone和iTunes的程序商店下载超过10MB的文件时,也被限制使用AT&T的3G网络。
点评:许多移动互联网业务尤其是视频业务需要占用大量移动带宽,研究表明从2008年到2013年间,全球移动流量将增长66倍。但运营商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却在不断降低它们的数据服务价格,在欧洲T-Mobile甚至推出了5磅包月不限流量的3G数据卡业务,这比当地的固定宽带业务资费还要便宜很多。迅猛增长的数据流量却不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导致运营商开始对一些大带宽业务进行限制。
运营商限制用户使用行为的举措却不是长久之计,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运营商必须提供移动宽带服务。为了使数据服务能带来良好的收益,移动运营商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建设WiFi网络,将大带宽数据业务分流到WiFi网络上,以减轻移动网的压力;二是需要创新资费模式,改变简单的流量或时长包月方法,需要结合内容进行差异化计费;最后,以TD-LTE为代表的4G技术能够提供100Mbps以上带宽,移动运营商网络建设应尽早向下一代低成本网络转移,以大大降低带宽成本。
2、 各大巨头扎堆应用程序商店,第三方应用平台掀起新的竞争热潮
1)终端厂商纷纷发力第三方应用平台
苹果于2008年7月11日推出APP Store程序商店,希望通过其提供大量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使iPhone更具吸引力。App Store服务推出后,打破了外部开发者必须同移动运营商合作的传统格局。短短上市第一周,就销售了3000万美元。据手机分析机构Mobclix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3月10日,苹果AppStore提供的手机应用软件已达到27131款。截至2009年4月24日,苹果AppStore被下载的应用软件次数已超过10亿次。77.3%的AppStore应用软件是付费软件。其中手机游戏软件占了很大比例,为23.1%;娱乐应用软件占13.6%;书籍占9%;教育应用占7%;新闻、天气和医疗应用占1%以下。
2009年2月,诺基亚在MWC 2009(Mobile World Congress)首日宣布正式推出应用程序商店Ovi Store。2009年5月,Nokia在九个国家推出Ovi Store,将提供应用程序、游戏、视频、Widget小工具、播客(视频分享)、基于地理位置的应用等各种应用内容,用户可以通过S60和S40手机登录该商店。2009年6月,Nokia推出第一款集成Ovi Store的手机N97,诺基亚预计Ovi Store的用户到2012年时将达到3亿。对于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2月16日开放的专门渠道“Publish.OVI.com”向OVI商店提供各自的内容。软件开发者将自己开发的软件和应用上传,供其他用户下载,诺基亚把来自“Ovi Store”收入的70%分给软件开发者。诺基亚在“Ovi Store”上的合作伙伴还包括社交网站,比如Facebook和Myspace,以及EA等游戏公司。
三星Mobile Applications也同样在2009年2月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正式推出,支持SymbianS60和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消费者可用三星手机下载喜欢的应用程序。三星手机应用软件在线商店将会率先在英国推出,在刚开始的时候用户将可以获得专门为三星手机推出的超过1100个基于S60和Windows Mobile平台的应用软件,而其他平台手机也将会得到支持,不过日期将会延后。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三星公司表示这些应用软件全部都将会被免费使用。
RIM针对黑莓手机用户开设了一个网络商店,该商店主要销售娱乐、游戏、新闻和旅游程序。目前,该商店面向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用户开放。苹果程序商店为开发者提供70%的收入分成,而RIM计划为程序员提供80%的收入分成。RIM副CEO Jim Balsillie表示,其余20%收入将由RIM与无线运营商平分。
2)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
Google于2008年8月29日推出,Android Market连接所需程序仅需简单的三步。而对于程序开发者,仅需注册和添加程序描述,即可上传程序。而且,Google还提供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开发工具,据Google发布的最新消息,SDK1.0版本的下载量已超过750,000。Android Market推出伊始,提供的应用程序均为免费,从09年2月份开始,谷歌宣布允许开发人员销售Android手机应用程序,7成销售额归开发商,其余的归运营商和用于支付计账费用。据谷歌发言人称,Android平台已拥有1000项应用。G1的使用者可以在Android Market下载自己喜欢的软件,让手机更加个性化。
2009年2月微软在巴塞罗那Mobile World Congress(MWC,原3GSM)大会上发布了手机应用程序商店Sky Market。微软宣称其推出的Windows Marketplace for Mobile将成为“一个集搜索、浏览和购买手机应用程序为一体的市场”,并表示程序开发者将可“毫无限制地提供应用程序”。在微软新发布的Windows Mobile 6.5(也被称为“Windows Phones”)版本里已经包括了“Windows Marketplace”,相关服务会在今年第四季度上线。
3)电信运营商亦加入角逐
2009年3月,韩国运营商SKT发布”App Store”计划,并于6月份开始测试,预计9月开展商用服务。SKT的App Store支持Windows mobile, symbian, BlackBerry多种手机终端操作系统,有助于开发人员轻松创建内容。
2009年4月2日,美国第一大无线运营商Verizon无线周三宣布,将携手中国移动、沃达丰与软银,推动标准WEB 2.0移动技术应用和服务开发,实现跨平台手机应用程序创新。Verizon无线表示,该公司将携手上述三家公司,建立一个单一的全球开发平台,使开发者能够更为便捷的为手机开发出移动数据应用。作为这项计划的一部分,由上述四家公司创建的“联合创新实验室(Joint Innovation Lab,简称JIL)”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系列的工具程序,以确保开发人员可以向遍布7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产品。此外,Verizon无线计划在今年夏季举办首届应用程序开发者大会,这暗示出该公司可能会与手机制造商一样,推出自己的手机应用商店。
2009年5月13日,沃达丰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计划推出网上应用程序商店,为开发商提供软件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所有类型的移动设备应用。沃达丰表示,该计划能够为其全球客户群提供专门通道,使合作伙伴和开发商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沃达丰在一份声明中称,开发商可以通过该项服务直接与用户结算,结算时将使用开发商注册的沃达丰账户,从而避免透露个人的信用卡信息。沃达丰还补充,公司目前正在着手建立网络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发商可以以此登陆其注册账户和使用其它功能。据预测,沃达丰将会于今夏推出这一软件开发平台,届时,第一批合作伙伴将通过沃达丰联合创新实验室加入到该平台中。
点评:手机应用程序已经发展了数年时间,苹果面向iPhone和iPod Touch的App Store的成功进一步推进了手机软件的受关注度,仅仅6个多月的时间,苹果的App Store中的软件下载量就超过5亿次,应用种类超过15000种。iPhone手机+App Store的商务模式、三七开的分成模式(苹果提取30%,开发者获得70%),使苹果获利不菲。苹果在应用程序商店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全球的各大巨头纷纷瞄上了手机应用程序商店这块大蛋糕。
终端手机厂商大多在复制苹果的商务模式,即终端+应用的模式。但分成模式又略有不同,如Nokia的Ovi Store的两种分成模式,即Nokia和开发者的三七开,或运营商、Nokia和开发者的40%,18%和42%。再比如Gphone的开发者70%,运营商和开发平台30%,Google不获得任何收入。终端手机厂商主要目的有二:一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用户对手机的购买;二是争夺内容和应用业务的市场,获取更多增值服务的盈利。
除了终端厂商外,其他众多的互联网、软件巨头和电信运营商,也都纷纷扎堆手机应用程序商店。而运营商和终端厂家、互联网公司不同,后两者推出的手机应用程序商店是基于自身所掌握的单一的操作系统,而目前所能面向的用户也是基于自身操作系统手机的终端用户,而前者则试图建立基于多种操作系统的手机应用平台,为所有旗下的用户提供丰富的手机应用。
虽然分成模式和目标用户不同,但终端厂家、互联网公司、运营商布局手机应用平台的战略出发点是一致的,那便是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和内容是竞争核心的趋势,为第三方开发者搭建平台,扶植和协助其手机应用的开发和推广,从而为最终用户提供日益丰富的手机内容,最终实现将用户锁定在自己的品牌之下的目标。
中国移动研究院产业市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