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增值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用户对增值业务的接受程度不高,存在“不敢用、不会用”的情况;渠道推荐增值业务的意识不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不愿推”的情况;智能家居、手机电视、手机报等业务“叫好不叫座”,收入增长未达预期目标,活跃用户数徘徊不前,增值业务面临“发展瓶颈”。究其根本,主要有如下两点原因:
(1)前期增值业务运营以“粗放式”营销为主,管理粗放,对用户需求分析不精细、对用户特性细分不准确,导致用户对增值业务认知模糊,业务推广无法形成合力,难以做到“精准营销”, 甚至出现强行向用户推销、绑定增值业务的情况。原有的“粗放式”营销已被证实给业务推广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严重制约用户的业务感知,而且影响着增值业务的整体运营效果。
(2)现有的运营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设置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等均为适应传统语音业务运营而设立,以信息服务为主的增值业务与传统的语音业务间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增值业务产业链的成熟度、用户需求的分析、技术和业务的支撑、合理的商业模式对增值业务运营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尤其后3G时代,增值业务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将更加突出,现有的运营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对增值业务的高效管理。
精细化管理提升 增值业务营销效果
一般而言,营销活动包括市场调研、营销策划、营销执行、营销评估4个环节。基于客户价值与行为和客户信息的数据挖掘式精细化营销正在成为运营商努力学习和运用的营销模式。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营销中起的作用尤其重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对增值业务营销活动逐一分解,逐项细化落实,则增值业务营销活动效果可显著提升,对运营商而言,具有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
- 细化
对增值业务的细分要注重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按用户易于理解和熟悉的方式进行细分,避免 “用户使用业务之前先进行复杂的学习”的情形出现。比如把增值业务划分为“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炒股”等种类比“互动视界、神奇宝典”更合理,让用户“一键上网”比让用户进行“WAP网关、拨号用户名和密码等参数”设置更贴近用户。
增值业务种类非常丰富,不仅满足用户沟通的需求,更满足的是用户在工作、生活、娱乐方面高层次的需求,故目标用户的细分与语音业务目标用户分类有所差异,且要结合增值业务种类进行细分。如传统语音业务依据ARPU、职业等属性将用户依次分为商务精英、白领人士、青少年用户、大众用户和农村用户几大类。增值业务中的点对点短信目标用户依次应分为青少年用户、白领和大众用户中短信活跃用户、商务人士等;炫铃目标用户依次应分为潮流领先者、音乐爱好者、时尚人士、青少年用户等。
每类用户对每项增值业务的需求都不相同,例如,开展掌上股市营销活动,通过市场分析选定对股民开展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又细分为以下步骤:一是选定目标用户群,确定调研目标;二是拟定调研计划;三是撰写调查问卷;四是培训调研人员,五是收集调研信息;六是分析调研信息;七是得出调研结论。
- 量化
- 流程化
- 标准化
- 协同化
结论
3G时代,运营商将从“以语音为主的通信运营”转型为“以内容为主的信息运营”,主营收入将由“语音为主增值为辅”转变为“增值为主语音为辅”。如何推动增值业务有效发展、提高增值业务营销活动的实施效果是各运营商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运营商在营销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运用“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的方法对移动增值业务的营销过程进行了阐述,以期对业务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