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呢?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还在研究短信这个东西。北大信息管理系毕业的邓裕强“不可能去开个小卖部,或者传统行业的开个店。”
一个榜样冒了出来,就是代理《传奇》成就的陈天桥,在当时,不做短信而赚了大钱的“陈天桥是第一个人”。
邓裕强当时思讨,游戏可以赚那么大的钱,肯定会有一天,手机上玩游戏跟电脑差不多。手机上玩游戏更有感觉,那我就做这个,到那个时候,我可以成为手机游戏上的陈天桥——短短几年后的现在,当有人恭维他是“广州的陈天桥”时,邓裕强开始不客气的回应:“我们的市场比陈天桥更大。”
他应该不是在吹牛。
事实上,在探索的过程中,郑的航向已经在逐步校正并明确。
开始的时候,他们招了5、6个人专门做手机游戏的,研究百宝箱的玩法,但是做来做去,觉得它还是一个移动梦网。
如果仍旧在移动梦网的体系中,那基本就等于没有自己的资源,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宣传的途径。那就意味着赌注都要压在风险很大的人际关系或者政策上,意味着自己的命运还是卡在运营商上。
邓裕强是一个绝对不喜欢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和体制上的人。
他就想,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自己的渠道?!
“如果我有一个WAP站点,如果我的网站有100万用户,那么我做出来的手机游戏就有钱赚。所以当时就这样的想法开始做一个WAP站点,先建立一个平台来宣传我们的游戏。”
而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把WAP这块跟移动梦网画等号,邓裕强却认为,“从技术的角度,从根本上来看,WAP根本就不是一个移动梦网,它本质上是一个互联网。”
当时没有人去这样看待这个问题——除了邓裕强自己。这个初始的独特理解对于3G门户网今后的发展航向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就这样,3G门户网开始做了出来,并且是全免费运营。
但是有些可惜的是,他有心栽培的游戏却终于发觉没多大的竞争优势,于是不再作为重点来培养。
但是没太费心插的这个无线互联网门户网站柳树却在一个劲的茁壮成长,而且长势吓人!
2004年3月16日,3G门户网开通。开始的时候是每天都有几百人上来,很快到1000,2000……年底都不到,每天注册的人已经上万了。每天看着这些一天天都在增长的数据,邓裕强和张向东感觉“挺激动人心的”。
“这边的人不知道怎么知道我们的,都四面八方的跑过来了。不知道怎么来的,呵呵。”邓裕强谈起来依然觉得很有意思。
这没太费心成长起来的“大树”,也在一步步的让邓裕强的方向开始更加明晰。他开始将逐步的形成了一个中长期的计划,并且将网站明确定位为“3G时代无线互联网上的门户”。
第一个以无线互联网门户来作为一个商业性网站的定位。邓裕强依然是第一人。
但是,这个时候一个新的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并且让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个问题就是——钱。
钱快不够了,运营的压力已经越来越大了。
风投:慧眼识货的上帝之手
有人讲,在中国,低价是最强的武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神舟电脑的一路狂飙突进,你也应该认可它的威力。
比低价更牛的武器是什么?免费!
3G门户网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大举扩张甚至以后很可能发生的鲸吞蚕食基本都靠这个最强的武器和策略做了先行者,实践证明,在产业的培育时期,这条路绝对的有效。尤其是用户看惯了无线增值业务领域的各种收费陷阱,强制短信订制已经成为让他们恼火至极的公害。
邓裕强坚定而又坚持的抛出的免费服务的馅饼,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一些人在用质疑的目光看着这个新崛起的“异类”,为其进行关张的倒计时。
但仅仅依靠口口相传这个古老的方式,大批的用户开始往3G门户网聚集,“长尾”上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用户越来越多,依然坚持免费的3G门户网开始越来越感到强大的压力。到后期的时候,每个月的成本都是二三十万,光服务器都升级了好几次,仅仅依靠邓裕强做SP的那“一杯水”已经快满足不了这个“水桶”的日常运营了。
构想中的蓝海场景,还有一段时日,如果不设法撑过这段时间,“3G门户”说不定就变成了一个烧钱的无底洞。
邓裕强透露,当时再没有资金注入的话,最多只能撑三个月了。三个月后,实在没有办法,就“只能放部分广告了”。但是这又是邓裕强他们很不愿意看到的场景。
“因为在早期,用户很愿意去宣传我们,就是因为我们是免费的,很透明的,完全没有陷阱。才会有口碑,如果我们已开始就很多收费连接,没有免费的,那么根本就不会有3G门户网的这样一个品牌跟很快的增长速度。”
还好,幸运的是,这个时候,上帝之手终于来了。
2004年11月,一个顶级的真正有眼光的风投联系上了他们,就是鼎鼎大名的IDG。IDG来自美国,是国内目前最活跃,同时也是经验最丰富,对项目最为挑剔的风险投资商之一。
邓裕强其实对风投并不陌生。
他们的“二当家”张向东一开始就将目标瞄准了风险投资,邓裕强有时也会陪他一起去谈。但是,很不幸的是,他们碰到的都是冷面孔,甚至几乎没有人愿意听完他们的介绍。
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认为他们是在“烧钱”,没有人相信他们,更没有人对他们的伟大未来感兴趣。
天天对着这些冷面孔,让自尊的邓裕强很难受,他觉得自己像是个要饭的。怎么说,自己也不是因为太缺钱了才去做这个事啊,而且往这个洞里塞钱的也是自己啊。
而在当时,因为在网页上留了电话,每天都起码有10来个电话打来要做广告。
出于风险投资商的极度失望,也实在被那些想放广告的搞烦了。邓裕强一气之下,将网站上的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等统统都给删掉了,只留下了一个电子信箱,这个电子信箱,是从来没有人去看的。
这让找他们的IDG可费了一番周折,而让IDG慧眼发现这个未来的“金矿”企业的,则是IDG在广东的一个项目经理的女儿。
当时3G门户网在广东的影响力业已形成,很多学校的学生都是他们的用户。这个经理的女儿拿着父亲的手机上网玩,从3G门户网上下载游戏。他父亲看见后,觉得这个网站很好玩,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就开始满世界的去找。开始时,以为是在北京的,就请北京的同事去找,没有找到。后来终于被他找到一个联系过邓裕强他们的WAP网站,才算联系上。
邓裕强他们这时候觉得很兴奋又很自豪,没有想到才做了半年就有这么大的影响,更没有想到顶级的风投竟然会主动找上门。
第二天双方进行了坦诚的交流,没有商业计划书,没有盈利计划,没有任何书面的东西,也没有任何承诺和许诺。双方谈了20分钟,下午两个IDG的合伙人即做飞机飞了过来,到了他们非常拥挤的办公室,用手机试了试他们网站的服务,事情就基本定了下来。到12月30号的时候,双方开始签订了协议。不久,二百万美金即到帐。决策很快,动作很快。
从3G门户网建站到拿到这第一笔投资,前后不过才7、8个时间。这个时候,人人都开始说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而在第一笔风投到位以后,他们就开始成了风投的宠儿,据说还创造了一周之内接连面见四个风险投资商的记录,而且“都还是对方的一把手”。
风投就是这样,“当你去找上门的时候是没用的,只有当他找上你的时候才会有戏。”邓裕强现在做了个哲理似的总结。
IT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