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L旗下有1010和One2Free两个品牌,但它们的数据业务资费方式相同。
CSL的数据资费也是按流量费和内容信息费同时收费。与前述运营商稍有差异的是,它采用了积分制,即用户可以用积分支付数据流量和信息内容产生的费用,例如下载一首歌曲为20积分+10港元。
根据用户数据业务使用流量的需求差异,CSL设计了低流量和高流量移动宽频套餐供用户选择(见表13)。
对于预付费用户,CSL采用按分钟收取费用的方式。收费标准为3港元/10分钟,计费单位为10分钟。不足10分钟按10分钟计算,超过10分钟但不足20分钟按20分钟计算,即取上限计算费用。
同样,用户选择语音业务套餐也可以获得赠送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支付信息内容费。
总结上述国外移动运营商的数据业务资费策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绝大多数运营商采用流量费和信息内容费双重计费模式。流量的计费单位有KB、MB、Packet(128Bytes)、时间(主要针对预付费用户)。
(2)各移动运营商数据业务流量的营销方式存在差异,主要有分档包月套餐、流量累积、业务组合以及其他特殊优惠等。分档包月套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档外资费方式,例如:分档套餐档外资费相同(如和黄3英国)、档次越高档外资费越低(如NTT DoCoMo)、档外资费逐档递减(如Vodafone澳大利亚)。流量累积指如果用户没有使用完的流量可以累积到第二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如NTT DoCoMo为用户提供了两个月累积的服务。业务组合即运营商将数据业务与传统的语言、信息等业务组合在一起,如通过语音套餐赠送流量或数据流量使用费。此外,各运营商让用户免费浏览自己的互联网平台,或者提供包月不限流量套餐,以这些优惠活动吸引用户使用数据业务。
(3)对预付费用户采用按时间计费的方式,如按天、按周、按分钟计费等。
我国移动数据业务应采取的资费策略
在总结国外运营商移动数据业务资费策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移动运营商的现状,笔者以为,可以考虑按照流量费+信息费、按时间收费、按内容收费三种方式进行。
流量费+信息费
此种收费方式的优点是??利用、与SP/CP收入分成简单、对高流量数据业务收费于运营商有利。但是,流量和内容双重计费方式可能存在用户担心流量费用过高而不会轻易尝试、不利于新的数据业务的推广、计费透明度不高且用户不好实时掌握或控制费用等问题。
流量套餐可分为以下4种:
(1)分档包月套餐。具体为档外单位资费相同、档外单位资费递减、档外单位资费逐层递减等方式。该套餐可以吸引需同时使用多种数据业务的用户,合理的分档套餐能够让用户灵活选择且放心使用。
(2)封顶套餐。具体可分为单次封顶、单天封顶、单周封顶、单月封顶等方式。该套餐可以吸引数据业务使用量较大的用户。但如果同时推出不同的封顶套餐,则会增加计费的复杂度,建议推出1~2种为佳。
(3)不限流量套餐。其优点是计费简单、收费透明度高且方便用户掌握费用信息、对于经常使用数据业务的用户价格实惠,缺点是不易管理网络资源、不易设计合理的套餐。因此,可以考虑不限流量但限内容的方式,即对高流量数据下载业务限制流量,超过规定流量之后则自动限制使用,但仍可以使用网页浏览、即时通信聊天等流量不大的数据业务,且不影响使用其他服务。针对运营商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可以推出不限流量套餐,培养使用数据业务习惯的用户,也可以设计较高使用费的不限流量套餐,以吸引高端客户。
(4)使用量折扣套餐。单位流量标准资费根据用户流量使用情况呈现差异,即使用量越高,收费越优惠。这种计费方式容易吸引用户,拉动用户使用数据业务。
时长费+信息费
此种计费方式的优点是计费简单、可以推出较为优惠的套餐、用户容易掌握并控制费用信息、与SP/CP分成简单,缺点是时长和信息内容双重计费可能会导致较高的用户费用,使用户不敢轻易尝试,且对网络的传输质量要求较高。
目前最常用的时长计费单位是分钟,运营商可根据用户数据业务的使用时长来设计时长包作为计费单位。 按时长计费方式可参考按流量计费,同样可以分为分档包月、时长封顶、不限时长和时长使用优惠折扣等方式。
按内容收费
仅按数据业务的信息内容收费,不计数据流量费用。其优点是计费简单、分成容易、用户容易接受、费用透明度高,缺点是对SP/CP的管理要求较高、不利于网络管理。
该收费方式有以下几种:
(1)按条/次计费。需根据信息内容综合定价,可以限定内容的大小,便于计费。
(2)包月制计费。又分为包月限次、包月不限次和无限包月。包月限次即用户缴纳月租费后可以限定次数免费下载限定的内容;包月不限次即用户缴纳月租费后可以不限次地免费下载限定的内容;无限包月即用户缴纳月租费后可以无限下载内容。
按内容计费方式对一般的数据业务较为适用。例如:生活类的资讯获取、位置服务等;娱乐类的音乐、视频以及游戏的点播、下载、上传、共享;商务类的手机炒股、手机银行、电子商务等。此种计费方式比较简洁,容易引起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的兴趣,不用担心费用过高而不敢尝试,对不经常使用数据业务的用户有较大的吸引力。
通信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