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文摘 > 近期我国内地引入移动号码携带的前景分析

近期我国内地引入移动号码携带的前景分析

2007-02-12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号码携带大大丰富了用户的消费选择权,消费者无疑会支持这一政策的实施。而运营商对号码携带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这项政策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强势运营商有机会进一步增强其竞争优势,因此强势运营商在无法拒绝这项政策的情况下反而可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作为市场监管者,政府就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在有效平衡消费者与运营商之间以及各运营商之间利益的基础上做出决策。根据我国内地在技术、市场与管制环境方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可以对国内引入号码携带的前景做出以下判断。

  1.技术上不存在瓶颈,成本分摊机制挑战重重

  我国内地现有三张移动网络的国际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且近年移动运营商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已对旧有网络进行了改造与升级,尤其中国移动的移动核心网大部分已升级到WCDMA核心网级别,因此,国际上大部分通过网络改造/升级以实行号码携带的技术方案都有可行性与现实操作性。另外,目前已出现基于信令引擎的新技术,能在相对独立于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实现号码携带。综合来看,在引入号码携带上不存在绝对的技术瓶颈。

  然而,无论采取改造现有网络还是新建独立设备的方案,追加投资都是无法避免的。根据美国FCC在2002年进行的测算,在实行号码携带初期,运营商在增加和改造网络设备上的投资约为10亿美元。我国香港OFTA在1998年测算得出,至2008年运营商在增加和改造网络设备上的累计投资为5.5~6.8亿港元。中国移动通信网的总体规模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为实施号码携带进行投资的规模更需要合理评估。

  在成本分摊方面,现有已经实施号码携带的国家中,用户使用号码携带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一般由号码转移到的运营商向用户收取,然后按照一定标准与承担号码转移成本的各方进行结算。目前我国电信运营商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运营商之间还缺乏市场化的合作方式,政府在平衡运营商之间利益时也困难重重。另外,号码携带的收费还涉及用户利益,在一些国家,初期向用户收取的费用较高影响了用户的使用热情。例如,1997年新加坡电信及MobileOne实现号码携带后,每月向相关用户收取的号码转移费用为8~10新加坡元,由于许多用户觉得这个费用偏高,因此当年只有1%的移动电话用户进行了号码携带转网。在我国内地,收费较高将可能使这项政策失去普遍吸引力,而收费较低运营商可能因利益受损而强烈抵制,由此可见,出台各方都比较认可的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未来能否顺利实施号码携带的重要挑战。

  2.区域市场差异大,近期难以全面引入号码携带

  从市场整体看,目前国内移动电话普及率不到35%,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从区域看,地区间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而且仍没有明显的缩小迹象,其中:东部地区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50%,北京和上海已超过100%,但东部地区仍以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在增长;西部的移动电话普及率仅有4%,但增长速度只略高于全国平均速度。从市场发展阶段并结合国际经验看,东部地区已具备引入号码携带的条件。然而,由于通信网络与市场具有统一运作的特点,率先在东部地区引入号码携带缺乏现实基础。从技术角度看,如果中部与西部的网络不进行改造或升级,东部地区的用户携号转网后在使用跨区服务时就会出现问题。从市场运作看,由于我国内地市场规模较大,目前的移动号码实行的是分运营商分地区管理,号码携带的实施意味着打破这种传统体制,如果先从东部切入而中西部维持目前的体制,将可能出现运营商内部管理无法适应与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

  除了区域市场发展不均衡外,市场竞争的不充分也制约了号码携带的引入。目前我国内地只有两家真正的移动运营商,PHS则以固话的身份参与本地移动市场的竞争。另外,移动电话采用的是网号,PHS采用的是局号,如果要实现这两种号之间的可携带就意味着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大量改造,事实上目前仅有丹麦及我国香港等实现了固网与移动网间的号码携带,这些国家和地区市场较小而且固网与移动网都采用了相同的号码方案。技术与成本上的限制决定了目前只能在两家移动运营商间引入号码携带,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未来通过3G牌照发放引入新竞争者后,号码携带的市场驱动力会大大提高。

  3.竞争格局与管制能力是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基础电信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衡的,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已成客观事实:从2006年上半年的运营结果看,中国移动新增用户占移动市场总新增用户的近80%,其利润和现金流都超过其它三家上市运营商的相关指标总和。目前,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的盈利能力比较有限,中国电信如果失去月租费政策也可能陷入亏损,如果在近期引入号码携带,中国移动由于拥有更强的实力,有可能更主动展开价格战与手机补贴,届时不仅中国联通面临生存风险,可能获得3G牌照的固网运营商在3G尚未盈利而固话收入大幅萎缩的情况下也将陷入困境。

  应该说,目前失衡的竞争格局有技术发展、市场需求转变等一系列原因,但由于国内电信运营商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现有的竞争格局与国家政策不无关系,因此管制因素的影响需要考虑。客观地说,国内的管制水平与监管能力虽然比过去有了较大进步,但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急需进一步提高。有效的管制对建设国内公平的电信市场竞争环境至关重要,管制能力也应该成为号码携带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信世界网(www.cww.net.cn)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