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传统的靠投资拉动、资源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中国经济必须转型才能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转型需要从上到下共同努力、共同探索,而营造各行各业积极创新、勇于进取的大环境,被认为是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动力。
6月3日,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杭州发布了《中国移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宣布将在“十三五”期间投资10亿元、资助600个项目,以实际行动支持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的创新、创业行动。预计到2020年,中国移动“双创”平台将聚合千万内外部开发者,撬动百亿社会资金,带动数百万社会就业。
“和创空间”先行一步
中国移动之所以在杭州发布“双创”计划,是因为这里有“双创”计划的线下支撑点。
在杭州市中心西侧,毗邻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浙江大学,有一个杭州未来科技城,这是中组部、国资委确定的全国4个未来科技城之一,人才和环境优势凸显。这个科技城又名海创园,中移动的“和创空间”就坐落于这里。
和创空间办公面积共计1500多平米,设立了三个开放办公区、一个休闲交流区,可同时容纳150人办公。建筑外观优雅大气、视野开阔,室内采用了绿色环保的色调,并提供丰富的线上平台服务,为中移动内部的孵化团队配备了成熟的创业氛围,殷实的大网资源,独特的服务体系。不仅如此,在和创空间的南侧100多米处,还配置有设施齐全的精装修酒店式公寓,为团队提供了温馨的停靠港湾。
这些日子,“和创空间”刚刚入驻了第一批由中移动员工组成的创业团队——“心情管家”及“大镖师”团队。
“心情管家”是一个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物联网、车联网等,具有交互体验的人工智能系统,它就像一个控制所有智能设备的大脑,通过调节用户身边的各种各样智能设备的状态和行为,改善用户的心情。“大镖师”则是一款专属于快递员的派件神器,可以为快递员提供一键拨打多用户电话、发短信,并通过USSD发送名片提醒客户,从而提高派件效率、降低派件成本。后期“大镖师”还会考虑通过整合系统,为快递公司提供相关的优质服务。目前北京已经有3家快递公司、超过100名快递员正在试用“大镖师”。
据两个创业团队的成员介绍,他们可以通过“双创”平台直接调用中国移动的特色资源,包括云主机、云存储等云服务资源,认证、推送等能力调用和短信、语音、流量等大网资源。为便于团队使用,“双创”平台提供了WEB端、APP端、微信3种服务形态,可以在不同场景服务于同一个对象。
这些只是中移动内部创业的一个小小缩影,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中移动内部的双创团队来到这里绽放智慧的火花、挥洒创业的激情。
“双创”在行动
如今国家在鼓励创新、创业,国内也有许许多多的企业员工、科研人员愿意创业,但是真正创业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原因很简单,创业过程中有太多的因素和问题需要面对,很多创业者都缺少面对这一切的资源。据李跃介绍,国内ICT产业每分钟有8家新企业成立,但是存活周期却很短。“中国有9亿多户移动互联网客户,但是移动互联网创业成功率却低于1%,平均寿命不足3年。”李跃说。
如何才能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怎样才能使创业成功率不断提高?李跃认为,首先要解决谁来创业、如何创业、创业的基础和体制机制保障等问题。
在谁来创业的问题上,中国移动鼓励人人参与,营造全员“双创”文化。有创意者可以参与“众创”,发挥智慧和技术实力,打榜出孵,获得人生第一桶金;有能力者可以参与“众包”,发布命题,等待创新团队揭榜,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有眼光者可以参与“众筹和众评”。“我们希望真正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创业热情,让大家在孵化时间内全心全意地创新创业。我们期待着‘双创’活动能够为中国移动的转型发展、为员工个人成长开拓无限空间。”李跃说……
如何开始创业?中国移动的“双创”计划提供了顺畅的入孵、出孵和转化流程,机制高效,选择灵活。要开展创业,可以选择自发式和命题式两种项目征集方式,通过众筹、大众评审、专家评审等不同方式判断是否入孵。为提高效率、使更多的初创人员获得支持,中国移动鼓励“星期天工程师”模式,鼓励“短平快”的创新。出孵则提供对内转化和外部创投两种形式,成果可通过多种渠道输出。
作为“双创”的支撑平台,中国移动在线上搭建了“研发云”一站式帮扶平台,支撑双创在线服务,实现全流程线上管理;线下在杭州成立了“和创空间”,配备互联网孵化基地硬件。内部员工可以带编下海、带薪创业,无后顾之忧地全情投入创新。在孵化过程中,“双创平台”还可以为创客提供全程专业创新指导,解决创新应用落地时大企业沟通的Bug,为创客打通创新到应用的“流动门”。“我们将努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为每一位希望创新创业的人员营造一流的环境和服务。”李跃说。
作为“双创”的体制机制保障,中国移动还积极探索股权激励、人才激励等方式,对内锻造创新创业能力,对外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向社会共享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和服务在内的各种创新创业资源。“通过自身能力的开放、与社会各界的精诚合作,中国移动将开创一个全员创新、全员创业的新生态,为‘双创’奠定良好的发展环境。”李跃说。
在“双创”计划启动仪式现场,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正式发出了“双创”第一期召集令:57万移动员工,人人都可以通过双创平台自发进行创意申报,组建团队,发起众筹。同时,中国移动还针对转型发展痛点,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设置了若干命题,悬赏求解。
“我们鼓励公司所有有创意、有想法、有能力的员工参与众创,加入众包的行列,实现自身梦想与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正茂说。
央企的使命
“双创”虽然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名词,但中国移动推进创新创业却早就开始了。
比如全球首个运营商主导的创新创业平台MM移动应用商城,开启了草根创业的大门,先后聚拢了10万开发者、177万应用;中国移动与共青团中央合作发起的“百万青年创业就业计划”,覆盖了全国2000多所院校,建立104个实体孵化基地,有效带动了高校创新创业;咪咕“众创”平台,共聚拢了6000多家合作伙伴,使得音乐、阅读、视频、游戏、动漫等领域的千百万“草根”创业者得以圆梦;“OneNet”物联网能力开放平台,打造了开放的物联网服务生态,连接设备云超过320万,接入合作伙伴超过2600家;中移创新产业基金,致力于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扶持产业链合作伙伴创新创业;自主开发大赛,激发了全员创新活力,涌现了近400个创新创意产品,为企业转型升级奠定了人才基础。
对此李跃认为,中国移动是大型央企,必须承担起推动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维护国内通信行业健康发展的重任。
“十三五”期间,中国移动着力构建“组织型”创新+“全员型”双创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企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因此中国移动认为推进全员型“双创”工作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国家对运营商提出的要求,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关系到小微企业生存之路,也关系到大企业的繁荣兴盛之道。
为此中国移动决定在“十三五”期间,投入10亿元推动全员型“双创”计划。初期以内部孵化为主,未来向社会创新创业人员与小微企业全面开放,打造生态圈,合作共赢。这是一条创新之路,更是新的征程,将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