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爱立信的最新调查,到2020年左右,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设备可能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人们获取娱乐内容、应用和各类服务的渠道。
这是爱立信《2016十大热门消费趋势》报告的一部分,约有半数受访智能手机用户持有上述观点。他们认为,智能手机屏幕将在5年内消失,而人工智能将取而代之,成为人们在家中上网和通讯的主要渠道。
不过,由于PC、电视和广播等更加传统的设备至今仍在使用,所以现在就预测智能手机即将消亡似乎为时尚早。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计,消费者5年内将有超过3台移动上网设备。他们还预计,全球联网设备将超过80 亿台,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智能眼镜和其他可穿戴设备。
爱立信此次在全球13座大城市调查了15至69岁的6600名智能手机用户,他们还发现了以下结论:
——85%受访者认为可穿戴电子助手将随处可见。
——80%受访者认为内置传感器将监测我们的健康,并改善我们的视觉、听觉和记忆。
——66%的通勤者对移动状态下的流媒体视频质量不满意。
——45%的青少年每天观看YouTube时间超过1小时。
——44%希望在家里用3D打印机制作食物。
——33%希望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陪伴他们。
虚拟现实
该调查还显示,消费者预计虚拟现实将成为其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功能包括挑衣服、看比赛、玩游戏和查地图。这些调查还显示,受访者希望使用虚拟现实头盔,并且希望周围能够环绕声音和图像。
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网络约会时使用虚拟现实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