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新闻 > Siri引发国内语音产品开发热潮 语音识别开智控新时代

Siri引发国内语音产品开发热潮 语音识别开智控新时代

2012-02-09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Siri让语音控制手机成为现实
  苹果Siri的流行带火了消费端产品语音控制的概念,更是革新了语音识别的定义。苹果Siri之所以让大众喜爱,并不是它仅仅使用语音功能,而是将语音与手机的各种应用完美结合。
  2011年10月,苹果发布了Siri,它通过语音大大简化了手机操作,使iPhone 4S变身为一台智能机器人助手。基于Siri的语音系统成了iPhone4S创新性的突破,Siri功能可以让手机用户通过语音来对手机进行操控,发送短信、拨打电话等功能都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实现。
  Siri这种超越语音输入法意义之上的语义识别工具,其准确度和服务质量取决于和使用者的磨合程度——使用的时间越长,Siri后台捕捉到的用户个性化偏好就越多,也就意味着Siri“私人助理”的价值是和使用时间成正比。
  不过语音识别并不是什么革命性技术,早在多年前,IBM的语音识别软件在PC上就有不错的识别率。近年来,Google、微软(微博)包括国内的一些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研发,形成了一些相当成熟产品。
  在最近的CES展会上,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语音指令和语音听写的早期领先者Nuance的身影。Nuance是支持Dragon语音识别软件产品线的公司,苹果的Siri软件也使用该公司的听写技术。英特尔(微博)也在近期宣布与Nuance合作,将把语音指令技术应用到笔记本电脑。
  Siri引发国内语音产品开发热潮
  早在2000年,比尔·盖茨就曾提出“未来10年是语音的时代”。苹果Siri的推出引发了国内市场的热潮,带来极大的关注度,也带来智能手机市场上,新一轮的战争。
  尽管国内目前的语音应用制作尚未成熟,不过从各大终端厂商争推智能语音服务的动作来看,中文语音市场却已开始暗流汹涌。去年12月26日,UC浏览器语音公测版发布,使UC浏览器成为全球首个使用语音智能控制的手机浏览器。同样是去年12月份,腾讯推出了支持语音搜索功能的S60V5手机QQ浏览器2.7版,这次无疑是又一力作。
  国内知名的浏览器厂商UC优视,当时推出了其最新的UC浏览器8.2 Android版,并且率先在手机浏览器中加入了语音助理功能,实现了语音控制与语音搜索。
  腾讯日前发布的全面智能语音控制手机浏览器可以通过语音进行多项智能操控,使用普通话就可以直接打开各大网站,获取搜索结果,并且还支持通过语音调出“书签”、“历史”、“添加书签”、“设置”、“退出”等一系列手机浏览器的常用操作。据腾讯手机QQ浏览器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手机浏览器,腾讯自主研发的“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还被用于手机SOSO地图、手机SOSO客户端等多个产品中。此外Airi、Ciriis等国产中文语音应用目前也已悄然抢滩中国市场。
  艾媒咨询分析师表示,随着消费者对语音技术认识的加深,这个行业正在迎来蓬勃发展的时间窗口。
  语音操控应用全面普及尚需时日
  苹果Siri的流行带火了消费端产品语音控制的概念。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会上,从汽车到电视,几乎各类产品都整合了语音控制功能。随着设备具有语音和手势功能,汽车将成为这种设备。在CES展会上,奥迪展示了为其汽车提供的新的手势驱动的界面。奔驰介绍了一直名为DICE(动态和直观控制体验)的新的集成的冲击系统。未来语音控制功能还会应用到从电视到安防等几乎各类产品。
  消费者在体验手机的同时,在手机中加入语音控制系统,满足了消费者使用上新鲜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语音服务功能本身仍存在着技术改进。虽然语音控制技术多年前就已现身,但语音识别的精确度仍有待提高,就如苹果Siri在语音识别上也尚待完善。从语音识别到执行声控命令,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出错率较高。
  其次,通过声音来控制电子设备,似乎面对强大的阻力,很难成为主流。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场所使用操作电子设备,因此声音的公开性,天然限制了语音识别应用的场景和环境,给语言识别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随着消费者对语音技术认识的加深,相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厂商仍应加强语音操控功能的技术完善。另外,厂商还应提升用户的综合体验,给用户带来新鲜浏览体验的产品,以便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赢得更多消费者,从而或巩固、或进攻市场。
  智能语音应用真正意义上拉近了终端与消费者的距离,实现终端智能化的历史性的跨越。未来必将开辟智能控制新时代。

通信信息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