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新闻 > 2011中国电信反垄断案新闻点评榜

2011中国电信反垄断案新闻点评榜

2011-12-27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11月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正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12月初,中国电信发表声明,将在未来5年内将资费下调35%,并表示将申请中止反垄断调查,对此,eNet硅谷动力独家推出《2011中国电信垄断案新闻点评榜》。不求轰动相应,但求剖析真相;不求辛辣尖刻,但求针砭时弊。
  从最庞大的战争赔款到最简单的遗产继承,从华尔街最具创新的金融计划到对子子孙孙的关爱,托拉斯(编者按:托拉斯即垄断的最高级)在整个人类为了自我生存所付出的各种努力中,无处不在:梦想和平、开创商业帝国、扼杀竞争或升入天堂、埋下仇恨的种子或乐善好施、热爱家庭或争夺遗产。人类在进行所有这些活动时,有的衣着华丽、有的衣衫褴褛、有的头戴神圣的皇冠、有的边走路边露嘴傻笑。
                        ——法国知名律师Pirre Lepaulle
  11月9日,当国内还沉浸在iPhone 4S港行上市的新闻之时,一把酝酿许久的亮剑突然出鞘,砍向中国两大电信巨头: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突然向央视宣布正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并称若反垄断事实成立,将对上述两家公司处以遭到数亿到数十亿的罚款。
\

  对此,eNet硅谷动力独家推出《2011中国电信垄断案新闻点评榜》。不求轰动相应,但求剖析真相;不求辛辣尖刻,但求针砭时弊。
  ——也愿中国电信能以本文聊以自勉、自省、自警。
  1. 一份报告引发的电信反垄断案
  链接:http://www.yicai.com/news/2011/11/1204698.html
  文章导语: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国电信制定了远高于市场价格的结算标准。由于结算标准与市场价格存在巨大差价,一些公司从中国电信购买带宽后,转售给弱势运营商,这种路径被称为“流量穿透”。而中国电信此次遭遇反垄断调查,与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对电信领域垄断现象的研究及多份与此相关的深度调研报告有直接关系。
  硅谷点评:当批判者站在知识制高点而非单纯的道德制高点进行评判和针砭时,往往也是“被告者”被真理所摒弃的最终时刻。不容辩驳的数字和调查报告摆在眼前,任何狡辩也不过是困兽犹斗最后的一丝浮光掠影。
  中国电信或许可以对缺乏信息资料民众和媒体的抨击大玩移花接木、云雾缭绕的障眼法,但请记住,若连众多行业内部的知识精英都纷纷站在你的对立面时,中国电信输的远远不只是人心。
  2.网间结算政策调整放缓 宽带反垄断被指未触要害
  链接: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11/1OMDY5XzM3ODc1OQ.html
  文章导语:国家发改委正就宽带接入领域的垄断问题进行调查的消息11月9日传出后,中国电信方面也回应证实调查,并表示,公司“一贯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经营宽带业务,会“全力配合”相关监管机构的调查。对此,评论人士付亮认为,未来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接入市场”是否垄断,而是背后的网间结算以及互联互通问题。
  硅谷点评:谬哉!好一个“严格执行”相关法规!耻哉!好一个“全力配合”相关调查!即使固网宽带天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但无线对固网的替代性越来越强,却始终难以绕开与电信互联互通结算问题。中国电信依仗着中国未来无线领域发展的“命门”,自然标榜一副“傲骨嶙峋”之态。若一己独大的中国电信真能“屈尊施善”,岂非中国无线网络发展之幸!中国互联网壮大之幸!
  3.电信反垄断案反思:产权改革还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链接: http://www.dfdaily.com/html/113/2011/12/13/713393.shtml
  文章导语: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指出,虽然电信业经过了多次重组,但有效竞争的问题仍没有解决。解决有效竞争的根本出路,还在于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让新竞争者参与竞争。
  硅谷点评:有科学家曾做过一则实验,在铁笼中豢养一只豺狼,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养,已渐渐丧失野性。然而当科学家突然将另一只弱小些的同类也放入笼子中时,原先那条被认为已彻底驯服的豺狼却疯一般地将猝不及防的新邻居咬成了碎片。
  同理,若让中国电信能开放准入、笑脸相迎新竞争者,岂非一句“与虎谋皮”也!若无外力的棒杀恫吓,这只独占笼中许久的“独居人”对新来者又岂会不暴露出“豺狼之心”?编者无意卷入“性善论”和“性恶论”之争,但面对邪恶女神手中那令任何人都足以垂涎欲滴的“金苹果”,我们应寄希望于制度的钳制和法律的规范,而绝非单纯地指望中国电信自身能“浪子回头”。
  4.标题:电信对骨干网的垄断是三网融合的主要障碍
  链接: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1/0823/A20110823899942.shtml
  文章导语:三网融合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电信的互联网骨干网的垄断。电信对互联网骨干网的垄断妨碍了有线网络做宽带接入业务,除此以外,电信运营商对互联网的垄断也严重影响到互联网、电视和电信的融合。只要打破其垄断,三网融合将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政策、体制、技术、市场都不是根本问题。
  硅谷点评:王道还是霸道——这是一个问题。然而对于雄踞骨干网络的中国电信而言,这似乎绝非一道选择题。或许在中国电信的“霸王式思维定势”里,让步是可耻的,合作是懦弱的,而所谓的“三网融合”,也不过是被自己凭有线宽带对接费用而绑架来的人质罢了——保其一命则为情分,当即撕票则为本分。踩着芸芸视频网站的铮铮白骨,茹毛饮血的中国电信又舍我其谁?
  5.反垄断就是反垄断,无关所谓“阴谋”
  链接:http://www.jjckb.cn/opinion/2011-11/22/content_344405.htm 
  文章导语:中国国际信息战略研究中心理事万平国指出,不要模糊反垄断的定义。目前中国电信是不是垄断?市场份额是不是达到2/3?——毫无疑问;有没有价格歧视?——铁死的。搞区别对待,目标就是消除竞争,与鼓励竞争相违背。为什么给新浪、网易、搜狐3万至10万,给别人就要100万。
  硅谷点评:我们有必要从战略的角度为中国宽带发展“驱魔除妖”。按照摩尔定律,每两年或者一年半性能提高一倍,价钱不变。但是电信运营商这里,带宽增加,就要涨钱。
  下面用数字说话,最近十年国际穿透价格,每年下降平均四五十,令摩尔定律都为之汗颜。而我国的穿透价格自2007年定价,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时间,但同期美国价格降了10倍,我国的穿透价却纹丝未动。何解?政府只负责制定上限价,而中国电信与另一家运营商垄断市场,再用垄断而来的高价来维持自己的浮华一梦。
共 2 页:1 2 

eNet硅谷动力(cio.enet.com.cn)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