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加速发展的一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之势初显。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Q3到2011Q3的一年内,移动互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其中2011Q3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更是超过了100亿元,同比增长154.6%,环比增长38.9%,从全年市场规模来看,2011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接近400亿元的水平。
同样,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条件及基础服务得到不断优化。一方面,不管是在智能终端还是应用服务上,其用户规模和渗透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移动终端和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加剧,进一步加快了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另一方面,不管是3G用户规模还是Wifi热点的覆盖区域范围,在2011年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另外,艾瑞观察到,2011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生了很多热点事件,如谷歌收购摩托罗拉、诺基亚宣布与微软合作等,这些事件也彰显出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的变化。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在加紧战略布局,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份额;同时,传统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大移动互联网的投入,新应用的不断出现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吸引大量新进入者,也在推动各细分行业的成长。

2011年,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带动下,二维码的应用开始快速普及,各种二维码识别软件纷纷涌现,被广泛地用于网上购物、获取优惠券、身份识别等方面。除此之外,AR技术也在移动互联网界获得了很大的应用,该技术也被多次运用到手机游戏等多种热门手机应用中。
艾瑞点评:中国移动互联网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这不仅体现在用户规模持续地快速增长,也体现为移动互联网产品和应用服务类型不断丰富上。除此之外,借助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一些以前用途并不广泛的技术开始大派用场,比如说二维码技术及AR技术。从应用的类型来看,很多服务为传统互联网相关应用服务在移动互联网的延伸,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移动互联网的特有应用,移动互联网创新应用层出不穷。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虽然移动互联网应用数量很多,但是优质的应用却很少,杀手级应用更是极度缺乏。因此,艾瑞建议,未来开发者需要更加关注应用的质量。
盘点五:移动互联网云端时代到来
事件一:国外高科技公司相继发布云计算产品
2011年微软发布了以office365为首的一系列云计算产品,公司也投入很多资源在云计算中;6月7日,苹果发布了 iCloud产品,作为苹果计划打造许久的新项目,iCloud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而惠普也投入20亿美元对云计算平台进行全新的研发,云计算也将成为未来惠普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事件二:国内云计算产品层出不穷
3月17日,国内云存储网盘服务商酷盘网络发布了在线云存储新品“酷盘2011”,其特点是多平台文件管理与备份。酷盘2011提供15G免费空间并且不限制上传文件大小;6月7日,豌豆实验室正式发布云服务豌豆荚alpha并启动测试,这一产品提供云存储、智能同步、离线下载等功能,也是创新工场旗下首个云服务;7月25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云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命名为阿里云OS;7月22日,盛大推出云平台,涉及旗下云主机、云存储等多个产品。
事件三: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云计算的发展
2010年10月,工信部与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作为先行试点示范城市。2011年10月,发改委针对五地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的首批近7亿元扶持专项资金已经下拨。云计算“十二五”规划也将重点支持云计算服务。
艾瑞点评:艾瑞认为,移动互联网云端时代已经到来。2011年,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政府都加强了对云计算方面的投资与支持力度。云计算,被认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云应用”、“云服务”、“云终端”等相继出现。艾瑞认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云服务将大大方便和解决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体验,云计算通过“云端”服务器为用户提供强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艾瑞认为,云计算可以助推移动互联网的创新,而移动互联网也为云计算提供了更好地发展契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发展。
艾瑞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