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新闻 > 中移动终端公司需摆脱“浅耦合”定制套路

中移动终端公司需摆脱“浅耦合”定制套路

2011-11-07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尽管中国移动TD用户数已接近4400万,但由于国内用户尚未形成对手机应用服务的习惯性依赖,目前用户从2G迁移至3G并非由业务拉动,而是依靠终端普及拉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移动要实现TD用户的跨越式发展,就需采取更大的终端营销力度和更灵活的终端策略。日前,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国移动意图彻底扭转在终端领域的被动局面。
  不难看出,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拥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中国移动现有超过6亿的手机用户,其中每年都有众多用户需要更换手机,按照中移动总裁李跃在该公司成立仪式上的讲话,明年TD终端的销售目标为6000万部,这为终端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规模优势。一方面,这种规模优势可体现为终端公司与上游的终端厂商在合作中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更可作为一种较强的业界影响力,起到对产业链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按照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的官方报道,终端公司成立后将集终端采购、销售和售后职能于一身,定位于通过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营,推进终端,特别是TD终端低成本、高效率运营。事实上,除了推动终端本身的发展,笔者认为,其对于助推中国移动TD和移动互联网战略也意义重大。
  在当今的移动终端领域,已经无法再从CPU速率、屏幕尺寸等底层的硬件层面来说服用户购买,用户选择某一款终端的理由更加“软性化”,即专注于上层应用和客户体验层面。“智能终端+应用服务”的全面胜出才能帮助运营商和终端厂商在激烈的终端竞争中取得主动。中国移动在自有业务、操作系统研究、技术实力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特别是作为运营商与用户有着长期紧密的联系,能从企业数据仓库中提炼出用户的深层使用需求,这种需求将有助于终端厂商开发出更理解客户使用习惯的产品。这将显著区别于目前广泛采取的仅将中国移动的自有业务嵌入定制终端的“浅耦合”模式,真正实现“深度定制”。
  当然,终端的规模化销售是决定产业链是否受其引导的先决条件。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成立后,首要课题就是如何实现终端的规模化销售,将中国移动自有的数万个营业厅打造成终端销售和售后服务的通道,真正成为连接移动用户和终端厂商的桥梁。独立人事和独立财务的线条式管理机制帮助终端公司脱离了大企业流程病带来的种种困扰,但同时也失去了各省公司的直接营销支持,这就要求终端公司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同时理顺与省公司的关系。

通信世界周刊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