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新闻 > 手机浏览器市场酝酿洗牌 自身局限不可忽

手机浏览器市场酝酿洗牌 自身局限不可忽

2009-05-04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与之前的两强对决不同,未来的手机浏览器之争将是一场群雄逐鹿的混战。
  洗牌期到来?
  此前,《通信产业报》(网)记者独家获悉腾讯已于近日开始小范围的对其S60版手机浏览器进行内测,目前,腾讯内测的这款浏览器尚有部分格式不支持,产品预计3-6个月后正式发布。
  在4月23日进行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3G门户总裁张向东表示,3G门户将于近期推出最新的名为“GO”的手机浏览器与UCWEB、腾讯等竞争,并表示这个名为“GO”的浏览器的UI(用户界面)可与iPhone(手机上网)赖以成名的Safari媲美。更有消息称,搜索巨头百度同样正在研发手机浏览器。
  显然,曾经波澜不惊的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已经潜流暗涌。此前市场主体主要由三股力量构成:一是终端厂商,如摩托罗拉、诺基亚。二是互联网企业,如微软推出的移动版IE。三是专业浏览器公司,如优视动景、Opera公司。
  由于手机浏览器几乎以内置为主,加之手机软件安装困难,用户选择余地并不大,因此整体市场呈现井水不犯河水的祥和。以UCWEB目前占有率为例,其用户数仅占中国手机总量一成。
  但是,3G牌照如同市场催化剂,吸引了众多巨头审视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最终的结果同样可以预料,如同象群闯入森林,环境必将改变。此前曾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腾讯、谷歌、凤凰网等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制定移动互联网战略,作为上网入口的浏览器显然是其考虑的重点。
  Opera中国区总经理宋麟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当一个市场开始升温时,必然会有企业进入或退出,目前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的这一阶段正在开始。
  先烈还是先驱
  虽然手机浏览器市场呈现群雄逐鹿的火爆局面,但赢利模式不明朗的痼疾却并未消除。
  此前多数手机软件采取面向用户或厂商收费模式,例如手机输入法向厂商收取的初装费或者手机游戏在下载时向用户收费。但是,无论是PC浏览器,还是手机浏览器,用户都早已习惯了免费的消费方式,收费的企业只有死路一条。
  厂商的预置费用同样不通。“此前都是手机终端厂商找软件厂商谈内置,并且还要向软件厂商支付一定的费用。”金山软件负责手机业务的经理欧宁向记者表示:“但是,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厂商已经开始不愿意支付这部分费用。”实际情况可能变得更加“严重”。有知情者向记者透露,在一台手机上内置软件的费用可能需要1至3元不等。
  UCWEB董事长雷军曾表示,手机浏览器可以向企业收收取广告费用,增加收入。此外,还可以在产品中加入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后,获得百度、谷歌的搜索业务分成。但就目前而言,移动互联网广告模式尚不成熟却有可能阻碍这一进程。此前,谷歌相关人士曾向记者透露,尚未在无线搜索中添加广告,百度的无线搜索广告同样尚未全面铺开。4月28日,百度CEO李彦宏同样表示,对移动搜索现在下重注为时过早。
  除盈利模式受阻外,手机浏览器本身的局限同样不可忽视。
  此前中移动相关人士曾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透露,目前手机浏览器开发并非当务之急,基于Widget的BAE将是3G初期的重点。
  “在中移动看来,基于Widget的小应用足以在3G初期满足用户的大部分需求,因此,如同互联网发展初期浏览器的鸡肋一样,用户需要逐渐从单机应用过渡到互联网应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而此前著名手机软件开发人吴刚曾透露,苹果appstore中80%的应用均是本地应用。由于目前手机浏览器功能简单,且移动互联网功能难以比肩互联网。例如,activeX在传统互联网随处可见,在移动互联网却是被禁止的,原因在于类似程序所调用的程序足以深入到应用最底层。这既是实现功能所必须的条件,同时也会带来威胁。
  此外一个具备中国国情的原因是WAP与WEB的选择,对于手机浏览器而言,如何选择支持对象将是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
  很多时间,先烈与先驱仅仅一步之遥。
  市场容量几何
  但是,作为黏性很大的应用,未来的手机浏览器市场究竟能够容纳几路诸侯。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微软IE凭借捆绑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优势,迅速取代网景浏览器的市场地位,在一段时间内几乎独霸PC浏览器市场。
  对第三方浏览器企业而言,手机操作系统群雄逐鹿的局面给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现在在诺基亚、谷歌、苹果、微软等主流手机操作系统之外,同样存在数十种其他操作系统。这和PC领域微软操作系统一家独大的情况大为不同,这同样给众多的浏览器带来了机遇。
  “在我看来,手机浏览器市场在近期仍将难以产生占据绝对的企业。”宋麟表示。
  虽然第三方企业不会因为微软、谷歌这些巨头的参与而丧失自己的市场空间,但无论是诺基亚、苹果通过移动终端捆绑浏览器的方式,还是微软、谷歌通过操作系统捆绑浏览器的方式,对第三方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也许更重要的则在于手机浏览器的普适性。无论是谷歌等互联网巨头、还是UCWEB等第三方厂商,都倾向于用一个浏览器解决用户所有的上网问题,由此产生的排他性则使不同浏览器难以在一部终端并存。
  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所需要的只是浏览器的基本功能。因此,渐趋同质化的手机浏览器市场无疑将会洗牌。

通信产业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