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短信层出不穷,手机用户烦不胜烦。
针对这一问题,今年3月10日中国移动在其网站上推出了“信息管家”业务。用户登录中国移动网站下载“信息管家”软件,即可免费使用其中的垃圾信息拦截功能。此软件在安装后能够根据垃圾短信语义特点的变化实现短信过滤;用户通过设置短信黑名单,可以将黑名单中手机号发来的短信进行实时拦截并放入垃圾箱;此外用户还可以“一键式”举报垃圾短信,只要发送垃圾短信的号码加“*”或“空格”加垃圾短信的内容至10086999就可举报。
看到这个消息,宋先生赶紧下载了这一软件。他告诉记者:“这软件确实挺有用的,现在每天收到的垃圾短信比以前少多了。”据了解,该业务采用的“语义特征多层反骚扰引擎技术”可以基于反骚扰信息库对短信内容进行多层过滤。
“语义过滤”出招
究竟什么是“语义特征”?技术提供方北京网秦天下公司副总裁卢竞先生解释说:“‘语义特征’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过滤技术,与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关键词’过滤有很大的区别”,“‘关键词’过滤是通过定义某个特定词语将包含该词的所有句子全部过滤掉的技术。它最明显的缺陷就是会‘错杀无辜’——当用户发送‘你买到打折机票了吗?’时,由于含有‘打折机票’这个关键词,这条正常短信会被当做垃圾短信过滤掉。‘语义过滤’技术则避免了这种情况,它会通过上下文的分析,依据特有的‘语料库’对语言本身的含义进行判断,最终决定是否过滤删除。”
由于垃圾短信的内容是在不断变化的,“信息管家”的智能过滤显然更加符合语言表达的复杂性。针对“信息管家”的语义识别是否会侵犯用户隐私权的问题,卢竞先生回答:“信息管家是安装在用户自己手机上的一款客户端产品,它依据更新的策略库在手机本地扫描短信内容后进行智能识别处理,不存在侵害用户隐私情况。”
为了验证“语义过滤”的效果,记者做了个简单的测试,分别向宋先生发送了三条短信:“本公司代理打折机票,国内航班全部一折,国际航班全部两折。联系人李先生,电话1380106××××,欢迎咨询”;“你买到打折机票了吗?”;“你买到打折机票了吗?请致电1380106××××。”结果,第一条和第三条短信没有发出任何提示音就自动到了手机里的“已拦截短信”文件夹,第二条则顺利地抵达了宋先生的手机收件箱。
质疑又起:垄断者“监守自盗”?
今年3·15晚会曝光后,网络上出现一篇题为“这样的‘管家’谁敢用”的时评,指出“移动电信运营商一手参与发送垃圾短信,一手推销防控垃圾短信业务,这岂不是两头得利?”,“像‘信息管家’这样‘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之类的东西,说穿了不过是顺手牵羊式的增值业务,又一次暴露了电信服务的垄断弊端。”一时网络上对此议论纷纷。
记者为此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王亚峰副教授,他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妥当,因为前者是某些移动公司为了局部地方利益而做出的个别行为,媒体应当对这些违法行为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但不能因此否定运营商治理垃圾短信的决心和措施。他相信“信息管家”的推出对于治理垃圾短信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垃圾短信的治理是一个牵涉多方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管家”表现要看市场打分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电信专家阚凯力则认为,今年3·15晚会曝光的山东、海南某些移动公司发送垃圾短信并出售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理应受到严惩,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措施规范通信市场。此外,“信息管家”这一技术是否成熟,现在还无法下最终结论。一项技术的成熟是一个过程,而它是否能得到广泛应用,最终是由市场和消费者来决定的。
根本出路:手机并非“第五媒体”
当记者问到如何从根本上治理垃圾短信时,阚凯力强调:“政府必须明确手机不是广告媒体。电视和互联网是广告媒体,其内容附带广告,是因为它们的内容依靠广告收入支持,对公众是免费的。但是电信运营商的移动电话服务,是依靠使用者的电话费、短信费支持的,所以不是广告媒体,有权利要求运营商禁止未要求提供的广告信息。”
“现在手机被人们称为‘第五媒体’是错误的。”他说。
但他认为,一些广告(如房屋销售广告)对多数人是垃圾,但对一些希望买房的人则是有用的信息。这时,电信运营商可以把这些信息作为一种服务提供。要买房的人可以通知电信运营商,接受房屋信息短信。这种服务对消费者可以免费提供,而向广告的提供者收费。
实名制应强制推行
去年3·15晚会曝光分众无线大规模发送垃圾短信并泄露个人信息后,在原信息产业部的监督下,电信运营商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来自SP(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的垃圾短信。因此,现在用户已经很少看到类似于106698383×××这样的号码发来的短信,更多的是来自普通手机号码的骚扰。
对付普通手机号码发出的垃圾短信,阚凯力认为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实行手机实名制。“这样就可以根据投诉找到违规者,予以处罚。但是当前电信运营商的手机卡主要依靠社会渠道发行,而社会渠道对手机实名制没有动力,而且不具备对身份证件辨识真伪的能力,所以电信运营商也就不愿意执行手机实名制。政府监管部门已经要求实行手机实名制多年了,建议工信部对这一制度加强推行力度,要求电信运营商强制推行。”
据记者了解,德国手机号码实行入网登记实名制。买手机时,用户必须出示身份证,其身份证号码、住址等信息将被输入电信运营商的数据库。同时,新客户将签订一份合同,合同中明令禁止发送垃圾短信。在美国,座机和手机都可以在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拒听推销电话登记处”注册。如果你的名字列在拒听名单上,还有人打你的手机进行推销活动,联邦贸易委员会将会视其为违法行为,处以几百至1万美元的罚款。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