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新闻 > 中移动松绑独立WAP意在掌控无线互联网

中移动松绑独立WAP意在掌控无线互联网

2009-02-12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09/02/12

  中移动的新政对独立WAP算是一个好消息,但受用户群体购买力不足、流量费过高、屏幕过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一行业一直没有获得广告商的认同,就此说迎来了春天,为时尚早
  受尽百般打压的独立WAP,如今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日前,中国移动宣布将推出一款独立于移动梦网之外的“DO”下载平台,以供独立WAP网站使用,并为其提供收费通道。在此之前,中国移动一直是独立WAP的噩梦,其百般刁难掐断了拥有强大用户资源的独立WAP的盈利来源。
  中国移动的强势,使得掌讯通、3G门户、腾讯等规模较大的独立WAP徘徊在移动梦网体系之外。凭借新政策,中国移动可以借此构建一个新的生态圈,并实现共赢。不过,中国移动的真正用意是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涉足无线互联网前,进一步加大对无线互联网的控制权,为3G时代的市场未雨绸缪。
  而独立WAP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中国移动的新政,只是为它们开启了一扇希望之窗,整个行业回暖仍需时日。
  独立WAP解禁
  按此政策,中国移动将推出一款独立于移动梦网的“DO”下载平台,以供独立WAP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内容提供商使用,允许它们在该平台提供铃声、图片、主题、视频等产品的下载服务,并为其提供收费通道。
  与移动梦网的分配模式有所不同,“DO”平台在原分成模式(15%:85%)的基础上,对85%的部分进行可重新分配,业务推广方、产品提供方、卓望信息(中移动旗下公司)的分配比例分别为45%、30%、10%。新的分配方式,意味着中移动从中拿走25%的收入,SP占45%,CP(内容提供商)占30%。
  “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对独立WAP的政策出现了松动,一改过去的霸王做法,通过新搭建的平台,构建一个共荣共生的环境。”有业内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2004年、2005年时,WAP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时中国移动认为它们的出现会抢了移动梦网的饭碗,基于这种担忧,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移动采取了一系列打压政策,以图压制独立WAP的上升势头。其中包括最常见的以‘涉黄’为由,封杀站点。”
  中国移动的“管制”遏制了独立WAP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07年初我国独立WAP站点已超过10万家,而截至目前,独立WAP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了下滑。伴随金融风暴的来袭,2008年已经倒下大批中小独立WAP,即使表现较好的,也在孤苦支撑。一旦风投停止输血,微薄的广告收入难以支撑它们的生存。
  虽然中移动一直坚称“大门是永远敞开的”,但数年来,它一直限制SP/CP与独立WAP合作、不发送用户手机数据、不提供收费通道等,独立WAP站点坐拥巨大的用户量,却无法转化为利润。目前,仅有部分独立WAP在中移动的默许下与SP保持有限的合作,但经过运营商和SP的层层盘剥,它们只获得一些残羹剩饭。
  万蝶移动博客CEO项方伟告诉《IT时代周刊》,独立WAP行业依然陷于困境,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一家上规模的企业。但他同时也认为,中国移动的新政,对独立WAP是一个好消息,为这一行业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也让这个行业看到了希望。
  之前,中移动不允许SP与独立WAP合作,此后梦网将吸纳好的独立WAP加入——一直徘徊于中移动体制之外的独立WAP,将获得一个新身份:“外部合作伙伴”。“外部合作伙伴”,虽然是一个很微妙的词,但对它们而言,此举意味着可以绕开SP的盘剥。
  不过,项方伟表示,“独立WAP靠流量费获得收入,目前还不现实,主要是内容来源太复杂,怎么分配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另外,各地运营商的GPRS费用也不统一。”而记者也从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这次新政策首先开放的对象只是一些访问量较大的独立WAP站点,而对于那些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站点,如何跟中移动合作,尚是一个未知数。
  “招安”实为无奈
  中国移动之所以愿意对独立WAP解禁,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独立WAP崛起的必然结果。
  记者获悉,2006年下半年开始,受独立WAP站点的强烈冲击,移动梦网市场占有率呈下滑趋势,原因是3G门户、空中网、掌讯通和泡泡网等独立WAP抢走了大部分手机网民。以3G门户为例,目前已有7500万注册用户。而记者发现,3G门户的NBA文字直播,同时在线观看用户就有几十万人,它的奥运直播,曾经创下在线用户过100万的纪录。
  由于利益上的冲突,这些发展较好的独立WAP都徘徊于移动梦网之外,这对中国移动是不小的损失。另一方面,3G时代即将开启,数据业务的重要性与2G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将独立WAP纳入自己的范畴,将成为中国移动今后业绩增长的重要筹码。
  “中国移动更担心今后将开展WCDMA业务的中国联通以及将开展CDMA2000业务的中国电信,这两种3G技术相比中国移动的TD更为成熟,”有不愿具名的独立WAP人士表示,“在TD商业化之前,网络独立WAP,是中国移动的一种战术安排。”
  而记者得知,中国移动TD试商用以来,受困网络和终端方面的原因,数据业务应用还比较单一。因此,业内将此次中国移动的政策调整解读为对3G的未雨绸缪。自电信重组方案公布以来,另外两家全业务运营商加快了增值业务扩张步伐,这无疑给了中国移动很大压力。
  2008年10月16日,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发表署名文章,称公司正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是金融风暴和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带来巨大的冲击,其次电信重组使中国电信业竞争更加激烈,再次是国内手机普及率接近瓶颈,手机新增用户越来越少。
  中国移动在布局数据业务方面,相较其他两家运营商无疑是觉醒较早的,通过入股凤凰,成立卓望互联以及无线音乐基地等举措,向无线互联网市场渗透。但一旦进入3G时代,现有的移动梦网框架将是数据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另外,独立WAP的价值也开始被其他运营商正视,中国移动作出妥协,多少有些为市场所迫的无奈。
  2008年,受金融风暴影响,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不过,其中也蕴涵着机会,风投们表示,无线互联网是未来的趋势,也将是它们投资的重点。中国移动在此时提出“招安”,顺应了大势。
  “独立WAP收入微薄,在处境尴尬的情况下,它们对中国移动的招安很难拒绝。”有分析人士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独立WAP纳入自己旗下,也是中移动的一大胜利,借此把握先机实现一统江湖。
  瓶颈仍在
  尽管独立WAP受到风投垂青,中国移动的新政对它们也是利好,但是,就此说独立WAP将迎来快速发展,或者说即将走出困境,为时尚早。
  在目前的10万家独立WAP中,绝大多数都在勒紧裤袋过日子。特别是金融风暴大背景下,这一行业也受到了强烈冲击,广告商压缩投入,使得独立WAP站点的日子捉襟见肘。即使是号称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的3G门户,也不例外。记者登录3G门户的网站发现,首页几乎没有品牌广告。而在2007年,经常在它的首页看到思科、诺基亚等跨国公司的广告。
  而3G门户也在积极寻求广告之外的其他盈利途径。2007年8月7日,它与天盛传媒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手机直播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赛事,收费标准分成三档:50元/2个月、150元/7个月和200元/全年。但记者得知,这次尝试的效果并不理想。业内人士认为,无线互联网的付费应用还难以让消费者接受。
  “目前整个独立WAP普遍过得较艰难,广告收入杯水车薪。”项方伟认为,“独立WAP让广告商接受还需时间,互联网让广告商接受大约花了10年时间。”他表示,独立WAP目前讨论的应该是怎样活下去,之后再谈发展。
  有分析人士认为,独立WAP叫好不叫座,主要与这一用户群体太年轻有关。CNNIC的数据显示,手机网民中,25岁以下的用户占了近60%。正是用户群太年轻,购买力不足,使得广告价值还未较好地体现出来。不过,也有专家不赞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互联网的用户群体也很年轻,这不是决定性因素。
  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截至2007年,全球手机广告市场总量仅为10亿美元,而其他媒体广告开支达6000亿美元,可见手机广告的认同度还很低。魅媒数据调研中心对WAP的调查发现,有近六成的用户认为无线广告存在太多收费陷阱。
  一家国产手机厂商的品牌总监告诉《IT时代周刊》,“手机广告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广告效果难以监控,这是他们不投这一渠道广告的主要原因。”
  而事实上,独立WAP还存在很多瓶颈,如手机广告大多以文字信息出现,图片、视频广告的屏幕过小,体现不出市场价值。此外,还存在网速过慢、数据业务单一、流量费过高等阻碍因素。其中,高额流量费被认为是制约独立WAP发展的主要瓶颈。
  “过高的收费让无线互联网用户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极大地限制了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电信专家侯自强表示。目前的GPRS包月只能满足用户浏览文字信息,很难支撑用户享用数据业务。持相同观点的还包括掌讯通COO沈卫星,他认为用户在使用手机上网或下载时,如果总是担心流量费用不菲,无线互联网的许多应用就难以普及。
  独立WAP还存在很多瓶颈限制,真正被市场接受还需时间,而将中国移动的松绑理解为“蜜月期”的到来,无疑太过天真和乐观。独立WAP要有与经济寒冬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IT时代周刊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