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新闻 > “20号现象”凸现无线互联网 重组解微恙

“20号现象”凸现无线互联网 重组解微恙

2008-06-10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日前,重组消息刚一宣布,北京联通就重新调低了上网套餐,用户最低每月只需5元钱即可使用10兆流量,而如果按照0.03元/KB的标准资费来付费的话,用户需要300多元钱。
  与此同时,全国好些省市的上网流量费也开始纷纷酝酿下调。运营商间竞争性资费政策的出台,有望给踯躅而行的无线互联网产业提供更加大的想象空间。
  “20号现象”
  每每临近20号,喜爱手机上网的天下网“友友”(手机交友网站天下网里,网民间的互称)“无限小猪”就会犯愁。此时,他往往如期收到中国移动发来的短信提醒,称其本月包月上网流量即将用完,超出套餐部分将产生GPRS通讯费。
  这几乎成了如“无限小猪”一样的“友友”们的周期性“阵痛”。
  “一到这时,只好尽可能忍住不上网。我们是手机上网的‘月光族’。”“无限小猪”自嘲说,要看谁是不是铁杆“友友”,只要看他是不是在“20号”就把包月流量用完了。
  这其实并不是“友友”们的难题,国内最大的手机交友网站天下网总裁王鹏飞如是告诉记者。
  据天下网积累的流量检测统计数据,每到20号左右,就会发现网站流量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一般会在10%左右波动。为此,天下网的一些营销活动一般都会选择在20号之前开展,以避开这一特殊的低谷。
  据他介绍,这基本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特性,不仅在天下网,新浪、QQ等无线网站也都在面临。
  “业界戏称‘20号现象’。”王鹏飞说。
  “20号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行业背景。
  为了发展无线增值业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开始提供了手机上网包月套餐服务,如 “5元月租含10MB流量”、“20元月租含50MB流量”等几种,超出套餐限额的流量则按0.03元/K的标准收取——这意味着如果上网下载一个大小为1M的图片,光流量费就需要支付10多元。
  而目前大部分手机上网用户都是20元套餐的用户。随着手机邮件、交友、博客、游戏等黏性服务的丰富,用户在网站停留的时间也大为延长,往往到了20号左右,套餐流量就会用完。由于超出部分收费太高,绝大部分用户都会减少上网,从而使整体流量明显减少。
  重组有望降低资费
  如何看“20号现象”?
  专家表示,这实际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侧面反应了手机上网拥有一定普及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比如,对运营商来说,一方面,其数据业务流量因此打了折扣;另一方面,对其培育手机上网用户、发展增值业务、提高增值业务收入比例也不利。
  5月23号电信重组方案的出台,似乎为改善这一状况带来了利好消息,“20号现象”有望逐步消解。
  对此,“无限小猪”和她的“友友”充满期待。“早就期盼着有一天,上网资费低到——你想上就上而不用去考虑流量问题。”
  “事实上,就像早期的互联网ISP,其费用趋势一直在下降。手机上网资费也将会如此。”王鹏飞表示,到时广大用户就不用为“20号现象”烦恼了。  

搜狐IT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